E2-3:E教河南•班级特色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4期 总第5922期 2020年09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4期  下一期
与诗为伴,谱写生命乐章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0-09-21 15:18:37

田玉青是一(1)班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她精心挑选了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多种类型的儿童诗,班本课程名为“诗意童年 诗情飞扬”,从学生们入校起,每周一节的班级亮点课早已将诗歌创作的种子播撒到了每位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田玉青说:“诗歌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感情,能增强学生们的情感表达,还能锻炼学生们的思辨能力。”


         “我想画一个白色的太阳,
         太阳里注入杀死冠状病毒的药水。
         送给疫情严重的地区,
         让生病的人们早日康复,
         让小朋友们早日摘掉口罩,
         可以出门上学、玩耍。”
 

这是明达小学一年级小水滴班刘哲妍创作的一首儿童诗,朴实的话语中表现出来的是孩子对早日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渴望。今年受疫情影响,明达小学的学生们也待在家中进行线上学习。语文书中有一篇名为《四个太阳》的儿童诗,田玉青特意安排学生们仿写这首诗歌,作业提交后,她看到了这首饱含深情的小诗,刘哲妍还给自己的诗歌配上了插图,用诗画结合的方式传递自己内心对早日战胜疫情的期盼。
 

田玉青将这首诗发到班级群里,号召同学们创作更多的诗歌,短短两天时间内,小水滴班的学生们创作了20多首抗疫诗歌。


在诗的熏陶下,大家表现出超凡的想象力。校园内涌现出一大批小诗人,创作出大量优秀诗作,学校也有了诗意的气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