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E教河南·教育随笔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87期 总第5880期 2020年06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87期  下一期
英语里的游戏力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岗小学 王爱美 发布日期:2020-06-01 21:04:25

“Ok, boys and girls, today we need to study three sentences. They are:1. What+be+主语+going to do+时间状语?2. Where+be+主语+going?3. When+be+主语+going?Now⋯⋯”


话未说完,学生们都是一脸蒙。我知道,他们被这三个句型“雷”倒了。


进入五年级,英语语法内容明显增多,句子成分的讲解既复杂又枯燥,学生们缺乏学习积极性,所以才会对这三个句型有如此反应。


与沉闷的课堂气氛相比,我发现学生游戏时完全是另外一种场景:商定游戏规则,一声令下,学生们身影跳跃,头发飞扬,笑声响起,注意力都高度集中,观看的学生也情不自禁地加入。游戏时如此欢快,课堂上却如此沉闷,问题出在哪里呢?游戏规则有的也很复杂,语法有的也并不艰涩。语法学习能变成游戏吗?


我向学生们抛出问题:“大家为什么喜欢游戏?它具有什么特点?


“游戏可以跑来跑去,不会坐着不动。”小A说。


“游戏里,我们每人都有角色,随时作出反应。”小B说。


我请全班四十五位小可爱帮我出主意:“如果我们把语法也变得像你们的课间游戏一样好玩,应该怎么去设计?”


十分钟头脑风暴后,知识点被第七组学生嫁接在了“松鼠和大树”游戏上。同学们将疑问词、主语、be going to、时间状语等句子成分分别设计成游戏中的人物,然后根据口令组织团队。比如,当听到“where”口令时,就是“Where+be+主语+going?”的句子成分组合;当听到“what”时,就是“What+be+主语+going to do+时间状语”⋯⋯小组里面,每个人都有角色分工。


此法甚好,学生们纷纷赞叹!


“Ok, boys and girls, let’s role play now!”


“Hoorry!”


学生们一声欢呼,从椅子上弹起来,兴冲冲组队分角色。气氛热烈高涨。


句型转换操练中,第一组:John扮演be动词,Kate扮演主语,Amy扮演疑问词,Betty扮演句号,Luke扮演问号。原本抽象的句子成分变成了一个个学生,随着不断发出的变疑问、变否定等口令,小组迅速移动,排成相对应队形。枯燥无味的句型被大家玩得不亦乐乎,就连平时不爱主动发言的学生,也融入游戏中去了。


学生们玩得热闹开心,那语法学习效果到底怎么样呢?我有些忐忑不安,决定游戏结束后进行课堂练习,我抽查了一些英语薄弱的学生进行句型练习,没想到,他们都能准确表达出来。


课堂游戏的魅力不容小觑。这让我想起劳伦斯·科恩《游戏力》里的话:“有效呈现的方法之一就是‘翻译’,把呈现内容‘翻译’成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游戏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如果我们想告诉学生什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既然我们都同意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那么让学生“在玩中懂道理”“在玩中建立自信”也会同样有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