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2期 总第5355期 2017年01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2期  下一期
如何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来源:盐城市城东实验初级中学 作者:仓学斌 发布日期:2017-01-17 13:57:41

    教师职业缺少吸引力,农村教师更是面临众多困惑,文化生态、自身成长及发展空间、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城里教师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随着农村教师进城欲望的不断膨胀,农村生源流失严重,办学声誉受影响,教师队伍不稳定反过来又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农村教育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必须从源头上加以治理,从政策上加以扶持。改变目前农村教育教学生态是扭转农村教育教学现状的当务之急。
    生态是什么?生态就是事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教师拿着微薄的工资,农村教师的生活更为艰苦。给边远地区的农村教师适当的生活补贴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根据农村学校的艰苦程度,实行阶梯式补助,即越是在边远艰苦等级高的地区工作的教师,生活补助标准越高。实践证明了这种做法的有效性,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和经验。
    对农村教师的关心涉及很多方面,农村教师子女就学难就是一个带有普遍性且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工作忙和照顾老人等原因,农村教师不得不把子女安排在农村学校就读,连享受公平均衡教育教学资源这种最基本的权利都被剥夺。针对农村教师子女的求学难问题,不如采取一些应急性的措施,比如,建立农村教师子女中考或高考加分机制,给农村教师子女进城读书设置零门槛,并适当减免生活费用等,以解决农村教师子女就学难问题。
    营造有利于农村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微环境是吸引农村教师的重要因素之一。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在深入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努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各项设施,比如,办公用房和文化、体育设施等,通过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来吸引农村教师。
    2.建立农村教师成长与激励机制。通过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和“农村教育硕士计划”等诸多途径吸引教师到农村任教。通过对农村教师职称评定降低要求留住教师,从而形成教师进得来又留得住的大好局面,同时对缓解城市教育的压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两翼,只有均衡了、同步了,基础教育才有可能健康快速地发展,社会也才能真正变得和谐与稳定。
    3.说到底,教师的成就感离不开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幸福指数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发展的程度。在业务上,多为农村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提供机会,除了一些常规活动外,还要组织农村教师走出去,开阔视野。
    总而言之,农村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条件,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建构教师的微观生存环境,唯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大大地提升农村教育职业的吸引力。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中,农村教师一定会坚守农村教育、教好农村学生,与城市教师一道共同撑起均衡教育的一片蓝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