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倾听习惯 “读”的有效把握 数学操作活动应三“思”而行
教学思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7期 总第4510期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7期  下一期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倾听习惯
来源: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作者:范丽花 发布日期:2012-10-16 10:47:05

     “倾听”主要是用耳朵认真地听,辨析他人的语言,做出自己的判断,并形成自已思想观点的过程。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倾听,是进行表达与交流、自主合作学习的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非常重要。那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者的教师该如何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一、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1.教师的语言要亲切并富有趣味性,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听。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与学生的交谈中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亲切。使他们信任老师,喜爱老师,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为培养良好的倾听能力打好基础。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听的兴趣。从人体生理机制的特点来说,能左右儿童注意力的,首先是眼睛,其次才是耳朵。要使学生认真听讲,首先要使他们的眼睛能集中注意力。抓住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利用色彩鲜艳、构图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具,刺激学生的有意注意,帮助他们学习课文。 
     二、耐心倾听,榜样示范
     倾听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沟通中认识了解的第一步。教师只有全身心地听学生说话,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创意,才能及时捕捉课堂的生成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在动态中挺进,使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着挑战与创新,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树立了榜样。
     三、细化要求,引导倾听
     以往,一直要求孩子们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孩子们对此认识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了的要求。如:1.在听同学发言前,可以猜测发言的同学会说些什么;2.听完同学的观点后进行归纳;3.最后再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学会倾听不单单是用双耳倾听,更要用心去倾听。边听边思考,如大家都在思考老师的问题,有同学先回答,听了之后要想想,他的答案有没有道理,和自己的答案有没有联系。
     四、.贯穿课堂,循序渐进
     1.“请等一下!”针对学生没有听完别人的话就举手抢着发言的现象,我没有大声地呵斥,而是善意地提醒他们:“请等一下!”“等他的发言结束了,你再说可以吗?”同时,我还利用手势和眼神提醒他们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这样既尊重了发言者,也保护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多次的提醒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在静听别人的发言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2.“你听懂了吗?”有些学生既不打断别人的发言,也不听别人的发言。针对这种情况,我会提醒他:“刚才那位同学的发言你听懂了吗?”如果他不知道,就让发言的同学再说一遍。这样会引起他重视,同时也是给其他的同学一个提醒。
     3.“让我们做回小老师。”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课堂上,我还经常向学生倡议:“让我们做回小老师。”即让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对别人的发言作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他们听得会更专心,发言也会更积极。
五、听评结合,恰当评价
     很多课堂纪律问题是由于教师没有注意强化学生的优良行为而造成的。当学生感到教师在对待好行为和不良行为没有明显差别时,他们的不良行为就会增多。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并给予积极评价,满足学生被肯定的需要,刺激和巩固良好的行为。逐渐消除孩子们由于兴奋,不听同学发言而大声说话,或由于开小差,听不进同学的发言的现象。
     倾听习惯的养成还可以让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进行评价。让学生说一说同学回答问题的优缺点,当学生在评价他人之前,就必须做到认真倾听,否则就不会评价。这样长期抓,长期训练,学生就自然而然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