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调节,多维统计———“统计”课例 你离名作有多远 仓廪实,巧妇不再无米而炊
创新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6期 总第4497期 2012年09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6期  下一期
你离名作有多远
来源:如东县长沙初中 作者:袁银峰 发布日期:2012-09-18 14:48:26

     名作具有深厚的审美意蕴,多元的教化功能,语文教师对此的探索和尝试应当永无终极。这是一个纠正误读,缩短与文本距离的过程。这不只是对写作艺术的赏析。教师如果将悬念、描写等一系列构思及表达的技巧当抓手,对这个赏析的教学就会变得相对简便与轻松。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个病人视角的叙述属于虚笔。《窗》中的窗外有没有公园,其实无关宏旨。风景存在,可当“他”的目光越过墙,能够描述出病友口中的充满生机、安详和谐、沸腾热烈的生活之景吗?在教学这篇名作时,笔者曾经提过这个问题,学生们于是模拟丑恶的灵魂描述: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湖水浑浊,漂浮着脏物……总之是截然相反的场景。他们讨论出一句话:一个心中没有春天的人,他的眼中同样不会有春天。这个假定超出预设的目标,既为这篇名作增添了一扇解读的窗口,又由此开启了学生的一份心智。
     说起来遗憾,教学《安恩和奶牛》时,笔者却为习惯所左右,未曾能够为学生们打开另一扇窗。“误读”似乎就是一种课堂中的常态。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安恩富有同情心,善待动物,她认为自己唯一的奶牛很孤单,无奈之下想出这个办法(这也许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是一位农家老奶奶的智慧,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小说想告诉读者什么?《教参》在“重难点集释”中作出上述解读,最后补充道:没有必要纠缠在“奶牛是否需要去集市”“安恩的思考是否合理”这些细节问题上。
     然而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奶牛散心了没有?“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这个细节,尤其奶牛“厌烦”的神情令人纠结,不免心生疑惑。
     “爱护动物,重视每个动物生命的情感需求。”对这篇名作的教学,这一个主题思想只是从一个层面的归纳,却经受不住追问。
     学生们对奶牛的处境居然十二份体恤:遇见同伴却无交流,孤独依旧;不但厌烦,而且一惊一乍,简直就是痛苦!笔者照本宣科,教完这篇名作意犹未尽,围绕“奶牛散心了没有”这一根“枝节”,让学生们讨论。他们的目光是敏锐的,思考是敏捷的。他们对奶牛的遭遇早有察觉,只是心底的这份答案之前未曾得到“触动”,仅止而已。
     “有没有这样的可能,一个人既是完全善良的,同时又对无辜的人造成伤害?”(<美>罗伯特·所罗门)安恩其实就是“完全善良的”人。我们不妨从评价安恩行为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懂得怎样有智慧地做事,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方式只有符合公众的规则才是合理的,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自己预期的客观效果。
     课后笔者反思时,不禁自问:你离名作有多远?
     距离名作的远近,不在于它们的艰深晦涩或通俗易懂,而取决于语文教师的文学鉴赏、思想见识等综合素质。一味依赖《教参》所造成的解读及学养缺失,时有存在。认定《窗》外就只有一堵墙并无不当。但是,一位教了N遍《论雷锋塔的倒掉》的语文教师,从未查寻雷锋塔之所以倒掉的原因,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甚至惭愧。时至今日教《我的叔叔于勒》,仍旧局限于“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罪恶”的主题归纳,将菲利普夫妇视作令人嘲讽的市侩,不能不让人说这种肢解太简单和粗暴。通过《皇帝的新装》教学生向骗子学点东西,认为骗子也是值得同情,这些课堂言论只能让人无语……
     名作的魅力不可估量。对安恩的这头奶牛,学生们自主阅读,体会出它的处境。他们的思维并不受谁的预设和限定,他们对《安恩和奶牛》的感知与感化,课堂及测试所反馈的只是冰山之一角。为他们多打开一扇窗,不排除有学生终生难忘安恩、奶牛或其他场景、细节及角色。
     亲近名作,充当名作的高效读者。这样的语文教师将会引领学生,在名作的滋润之下,增益自己的人文涵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