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美术课教学质量 巧用信息技术,让科学探究更具实效性
E教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5期 总第4483期 2012年09月0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5期  下一期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泗阳县庄圩中学 作者:唐乃云 发布日期:2012-09-04 13:38:31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实施,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更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课堂的诗歌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多种艺术手段的感召下,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就诗歌教学谈谈个人的教学实践。
     一、巧借歌曲,导入新课
     我教初中语文《乡愁》一诗,导入课文时,选用了多媒体播放台湾著名的歌曲《故乡的云》,并配以画外音:“这首歌曲曾唤起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是啊,每个人心中永远的方向就是故乡,每一个日落的黄昏、每一个月圆的夜晚、每一颗雨滴、每一阵清风,都会牵动游子的乡愁。”有抒情的音乐、情真意切的话语,思乡的愁绪自然地将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情绪调动出来,为整个课堂创设了浓浓的乡情气氛,将学生与诗人心灵的距离无形中拉近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二、配乐朗读,奠定基调
     教学诗歌,朗读是重点,而借助多媒体朗读时,选择背景音乐是十分关键的。教学《乡愁》,我选用了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的《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在强调注意语音、语速、节奏环节后,我首先播放配乐朗读,让学生听标准的朗读,然后配乐齐读,同时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诗人如何按顺序构思,二是作者抓住哪些物象表达内心情感。再让学生充分讨论回答问题,接着再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小时候:邮票,母子牵挂;长大后:船票, 夫妻相思;后来:坟墓,母子永别;现在:海峡,游子思归。”教师顺势点拨“诗人少年时思念母亲,年长时夫妻相思,长大后诗人与母亲诀别,诗人感情如层层细浪,不断推进,从生离到死别,人生的痛苦莫过如此!还有比生离死别更深的痛苦吗?”此时此刻,学生由衷地喊出了:“有,是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随即我又用多媒体显示:“感情升华,由个人的思乡之情升华为普遍意义的思国之情。”再一次让学生配乐齐读时,有学生早已泪光熠熠,进入了诗歌的意境之中了。
     三、创设情境,激活想象
     诗歌讲究的是意境,也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教学《乡愁》,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诗歌的意境,我运用多媒体还原诗歌中的立体画面,并启发学生用自己富有诗意的语音来品读。在这期间,用多媒体反复播放着《思乡曲》渲染气氛,然后各小组交流想象的画面,最后老师用多媒体展出四幅配乐动画:“母子情——夫妻情——生死别——国家愁”。这样,学生脑海中的画面一下子丰富生动起来,深刻地领悟到了诗歌的意境美。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法,我还运用多媒体展示出欣赏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一)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二)把握诗歌的表现方法,(三)把握诗歌的语言特色,(四)把握诗歌的形式特点,为学生提供欣赏的思维路径。
     四、对比阅读,催发情感
     “已恨海峡相阻隔,海峡还被暮云遮。”乡愁是诗人余光中不变的诗结,据说当年他仅用20分钟创作了这首诗,但是作者说:“二十分钟,写了二十年的思乡之情。”乡愁是中国诗坛历久弥新的主题,为了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本诗,我向学生推荐了台湾另一位诗人席慕容写的《乡愁》,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配上音乐让同学们朗读,同时要求他们借刚才鉴赏诗歌的方法对席慕容的《乡愁》进行简单的赏析,学生读得十分投入,兴趣盎然。对比连读,不仅使学生增加阅读的信息量,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同时还使诗歌中的乡愁情绪得到张扬,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心头萦绕着浓浓的乡情,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五、再借音乐,升华情感
     一节课即将结束时,我告诉同学们:“诗人余光中还有一首著名的思乡诗《乡愁四韵》,已被著名的音乐人罗大佑谱成了歌曲,现在请同学们欣赏。”接着,我用多媒体播放了《乡愁四韵》,深情悠扬的歌曲,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深深地沉浸在浓浓的乡愁之中,思乡之情也在音乐声中得到了升华。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