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57期 总第6353期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57期  下一期
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吕思培 发布日期:2023-11-03 15:52:32

英语学科作为一个能够通过比较中外文化差异来看世界的窗口,在塑造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案,生成真实有效的课堂。在设计、实施和改进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把育人目标放在重要位置。本文笔者以北京版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第6单元第21课“Happy Holidays”为例,初步探索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在语篇中提取传统文化教育点


在进行单元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保持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敏感度。本单元标题为“Happy Holidays”,其中三节新授课分别是中国新年——春节、元旦和圣诞节。当我们接触到节日的话题时,大概率会出现中西节日文化的比较,西方节日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其中的宗教意义和历史印记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教师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关于节日的教学中要弘扬什么、关注什么、摒弃什么,学生通过学习应掌握什么、理解什么等,这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正确引导。


二、明确价值渗透的目标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这些节日的期许往往缘于礼物、联欢活动以及假期等因素。我们将单元的主题确定为“欢乐的节日”,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单元学习体会到节日的快乐氛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课也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因此,我将本课作为本单元的引领课时,重点传递“拜年”的传统习俗。在这一课中,我们希望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递一个重要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孝道,并通过课本人物的示范、教师的引领以及讲解拜年的习俗等方式来实现价值渗透的目标。


三、构建语言情境


语言应建立在意义的基础上,脱离使用背景和沟通价值的语言是没有意义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也需要有意义的情境来承托。


激活已有背景知识 在导入环节,通过歌曲及包含春节元素的画面来激活学生有关春节的背景知识,引出“Chinese New Year”的话题,并借助歌曲中阖家团圆的图片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有关春节的真实经历,将其带入主题情境:“Our friend Guoguo goes to see her grandma and grandpa in Chinese New Year. Look, they are having a big dinner.”渗透中国传统春节阖家团圆的价值观并不是反复陈述大道理,而是通过真实的情境来呈现。


在情境中学习语言 在语言学习环节,我们呈现两幅主题图,通过非文本信息让学生进入语言发生的情境。“What do you see in the pic?” 引导学生关注主题图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接着笔者播放主题视频并提问:“What did you hear?”请学生尝试通过听来提取反复出现的“(Happy)Chinese New Year”。


四、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本课的目标语言是拜年祝福语,在中华传统礼仪中,拜年行拱手礼以示尊敬。我们希望将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多种形式传承下来。画面停留于主题图,笔者双手背后站立,进行提问:“Does Guoguo say Happy Chinese New Year like me?”“How does Guoguo say?”学生观察后否定了笔者的姿态。于是,笔者顺势圈出Guoguo的手势,并出示拜年“拱手礼”的正确手势,以此肢体语言搭配目标语进行操练,带领学生学习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在生活中实现语言迁移


在语言迁移环节,设计与学生真实生活相关的情境,能帮助学生产出语言。例如,小朋友和父母一起带着礼物去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拜年;小朋友在冰天雪地、红红火火的春节氛围中遇到了其他同学并相互拜年;小朋友和父母一起逛庙会并向糖葫芦商人拜年;等等。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不仅需要提取使用从前学习过的问候语,还要结合拱手礼手势,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新年问候语来完成拜年。


小学阶段的教育对象是6~12岁的学生,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认识世界,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未来的行为发展。在英语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很有必要,能够帮助他们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建立文化沟通和文化理解的意识,同时引导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最终实现学科育人的价值。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