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57期 总第6353期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57期  下一期
道法课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伏广向 发布日期:2023-11-03 15:49:09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丰富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教师应采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联系生活渗透感恩教育


教师可以利用文本中的知识点与生活情感点的联系,让学生在深刻的生活体验中受到情感教育的双向洗礼。例如教学“亲情之爱”,我借助PPT课件展示了亲情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影响,学生深受感动。接着,我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所受到的亲情之爱,有人谈到生活中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在班级中引起了强烈的心灵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刻苦学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借助故事渗透诚信教育


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忽略了对孩子的德育指引,导致部分学生诚信观念淡薄,既影响了生际关系的和谐,又导致同学间矛盾频发。例如教学“诚实守信”,我先播放《郭伋守信》的故事,让学生谈谈感受,再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在诚信方面的收获与缺失,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表示以后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三、课堂导入渗透法治教育


教学中设置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导语,能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在思考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悟。例如教学“法律为我们护航”,在导入环节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敲诈勒索?”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他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接下来,我又因势利导提出以下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如何应对呢?”学生纷纷踊跃发言,我顺势导入本课课题,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遇到不法侵害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学生被顺利带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中,以饱满的激情探究答案,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法治教育的熏陶。


四、利用案例渗透挫折教育


学生大多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鲜少经受生活的磨难。教师应通过情感体验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让他们学会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具备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例如教学“挫折面前也从容”,我先让学生了解“挫折”及“挫折感”的意思,然后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与病魔斗争的故事。随后,我让学生联系实际思考:1.成长中你经历过挫折吗?是如何应对的?2.进入初中以来,你面临过怎样的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五、创设情境渗透生命教育


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受家庭及社会不良观念的影响,个别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念。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生命教育元素,在教学中适时渗透生命教育,端正学生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热爱生活、敬畏生命。例如教学“绽放生命之花”,我借助多媒体播放了蝉的一生视频,让学生了解蝉的一生要经历四年辛苦的劳作生活,才能换来阳光下一个月的快乐,引导学生探究、体会、思考生命的价值及意义。


初中道法课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及健全的人格。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