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57期 总第6353期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57期  下一期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顾全 周小兵 发布日期:2023-11-03 15:43:10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数量逐渐增多。本文主要从学校建设的角度探讨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普遍存在的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大招聘力度,吸引优秀师范毕业生来校任教;二是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三是提高教师待遇,留住优秀教师。例如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包括班主任培训、教学能手培训等,不断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此外,我们还提高了教师待遇,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


二、优化课程设置,整合资源


为了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有限等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根据学校情况和学生特点,制订符合实际的课程方案;二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三是加强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例如语文课上,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同时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数学课上,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实践能力,加强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英语课上,我们引入“智慧树”等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三、推进家校合作与社区共建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为了推进家校共育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需求;二是开展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三是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例如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同时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家长进课堂、家长助教等活动也能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来,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四、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完善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


为了创新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管理模式,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三是引入外部评价机制,接受社会评价和监督。例如我们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定期评价,同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此外,我们成立了教育质量监测小组,定期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同时定期对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五、加大政府投入和支持


我们积极向政府部门申请教育经费,以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邀请教育专家和学者来校作讲座,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此外,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土地租赁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六、加强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


我们投资建设了校园信息化平台,让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管理人员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管理和服务。我们还开展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七、强化教育科研与学术交流


我们设立了教育科研项目,鼓励教师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我们也非常重视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派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积极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和成果,组织教师定期学习和交流。


八、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开设了多种类型的课程,如体育、艺术、劳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还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如特长生培养、课外实践活动等,同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等共同努力,我们还在不断探索实践、完善优化以上措施,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