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巧引设疑探究解疑———《找规律》教学反思 因为你是最棒的
教学思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4期 总第4118期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4期  下一期
浅谈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来源:仪征技师学院 作者:杨薇 发布日期:2010-12-20 16:37:03

     语文学科的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虽然它在一个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阶段所起到的作用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作为一名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师,我深知责任重大,我认为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必须将语文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全方位地为学生各个方面素质的提高做好准备。因此,我就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问题做了些浅薄的探讨。
     一、提高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意义
     人文素养是评价与判断一个人文化知识水平与道德品质修养的综合标准。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需要通过逐步积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完善自身的修养来形成一种高尚的思想品德。
     技工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地方,应该在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上给予极大的关注。技校语文教学可以利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利条件,通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深刻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与生动性,对学生获得广泛的人文知识和促进人文素质水平的提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人文素养是当代技校生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
     青年人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接受正确的文化对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乃至文化意识品位等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只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知识的学习,加上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欣赏水平、崇尚标准、情趣追求就难以得到提升。
     (二)当代技校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学生
     学生在校应全面发展,重视学习较为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特别是技校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在校应学会的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与自然、与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学会承受来自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学会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见这均与个人的人文素养有密切关系,人文素养水平高会促进各方面的发展,说到底现代教育是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并举的。
     二、怎样将人文素养教育融进技校语文教学
     (一)明确教学目的,丰富教学内容
     一般的语文教学主要是围绕知识点学习基础语文知识,技校语文教学要在这个基础上扩展学生的社会科学知识范围,选择的内容在深度、广度上要适合他们心理成长与实际运用的需要。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的人文知识是不同的,特别是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增强,选择阅读范围相对宽松,需要的文化知识水平、道德水平也应有相应提升。因此,学习怎样的人文知识,直接关系到他们思想境界的追求和审美价值取向标准。广泛涉猎以文学艺术作品为主的多种人文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重视带领作用,辅助深入理解
     在教学方法上,针对个体需要理解领悟的特点,就要考虑课堂沟通,要重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既要以教师为主导,把握教学的方向及重点难点,也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使彼此更直接地感受内容理解的角度与深度,这种畅所欲言的形式也最适合人文知识的学习,在讨论交流中更能贴近现实生活,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听说实用语文能力,让学生感到某种参与与锻炼。
     (三)掌握好技校语文教育的两个关键
     关键一:走进学生,融入学生。对于技校学生来说,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特殊学科。说其特殊,其一是指其地位:它是与专业技能联系最紧的学科之一。其二是讲其作用:语文课所承担的任务,除了知识传播之外,还担负着教化的责任。其三是言其形象:这门学科在学生心中既有亲切的一面,又有不屑一顾甚至是厌恶的一面。学科的种种特殊性表明:语文学科任重而道远,技校语文课教学更应提高到新的高度。技校语文要亲近学生、亲近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情感发挥是十分必要的。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是实现语文互动式教学的必要前提。
     关键二:教学生动,幽默有趣。技校学生的审美标准在不断提高,面对教师老套枯燥的语言表现,一般学生已失去了耐心,不仅仅是听不进,还逐渐出现种种逆反情绪,特别是对于那些纯理论或是照本宣科的内容,更易引起他们的反感。教师在上课时要想有吸引力、感染力,除了良好的知识储备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表现力,生动幽默、文采飞扬的语言表现已成为当代教师的一大迫切需要。因为生动才会形象,幽默产生兴趣,文采拉近距离。同时,注重生动幽默、富于文采的语言表现也是提高教师综合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