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几点思考 写字教学之我见 积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策略
学科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4期 总第4118期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4期  下一期
写字教学之我见
来源:高邮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作者:赵凤琴 宋朝海 发布日期:2010-12-20 16:13:27

     当今是电脑时代,很多人工作、办公都用上了电脑,觉得没必要再写字了,更别说把字写好。其实把字写得规范、端正、美观,这不仅是交流的需要,还是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民族素质的需要。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先生就曾说过:“如果打开用汉字写的一本书,那就好像进入了一个画廊,一幅幅画争先恐后地向你的感官申述着它的喜怒哀乐。”你看,“休”是路人依木而息;“泪”是眼中滚动的水;合手成“拿”,分手为“掰”。可见,作为指导书写汉字的写字教学,从某种意义而言,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一直重视学生的写字教学。
     一、温习写字姿势,重视习惯的养成
    《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就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不正确不仅会导致孩子近视,还会导致许多孩子弯腰驼背。写字姿势不正确,同样也会影响字的质量。如:握笔太低,字就不够舒展,太高则难以把握笔的运行路线,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针对这种现象,我每次写字前先复习《写字姿势歌》      
学写字,重姿势:眼离书,约一尺;胸与桌,离一拳;
离笔端,约一寸;臂肩脚,要摆平;用左手,轻按本。
好习惯,早养成;终身益,受无穷。
     学生们一边唱一边对照正确的写字姿势图做。坚持下去,才能养成“提笔就是练字”的好习惯,才能保证学生的写字姿势确实达到“三个一”。
     二、分析间架结构,把握书写规律
     古人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意思说观察范字越精细越好,描写的时候越像越好,每写一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每个部件的的高矮肥瘦、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位,整个字的结构特点……例如“权”字是左高右低字型,在“木”的短横旁起笔写“又”,“又”的捺要向右伸出。
同时汉字的构造有一定的规律。在指导学生书写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悟”出汉字的书写特点,以及每个汉字各部分之间的搭配关系。各种结构形态的汉字都有规律可循,各有自己的特点,让学生弄清同一类型汉字的结构特点,归纳出书写要点,才能帮助他们准确把握书写规律,为日后自己临帖奠定基础。
     三、领悟运笔技巧,意会字的“力”之美
     所谓运笔是指笔锋在纸上的运转动作。表现在书法技巧上,就是下笔准确,笔墨流畅,笔画均匀,没有断裂或过头,一笔带过,避免重描。
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如写“点”时,左上起笔——轻下笔,由轻到重——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要求学生做到念口诀与做运笔动作协调一致。
     四、修改偏差败笔,提高写字质量
     对于学生的偏差败笔我们又该怎样处理呢?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将孩子们的字收集起来,放在实物投影上公开“亮相”,让学生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再将他们的字与范字比较,最后让学生自己逐一查 “病因”,找“治病良方”。
     五、多维立体评价,培养写字兴趣
     要想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练字,写好字的习惯,我们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要拿起表扬的武器,鼓励学生,给学生以自信,从而培养学生写字练字的兴趣。
     1.教师讲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找出优点予以肯定,给予表扬,学生的成功之情便会油然而生。2.学生自主评价。自己会读、会看、会想、会写、会比、会评、会改,是学生“以字为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最终达到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目的。3.学习小组赏评。学生之间展开交流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4.写字比赛。每周进行一次写字比赛(包括写字姿势),前十名同学的作品在书法园地展出,进步的学生可获得一本写字簿。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启发孩子用心领悟,让孩子在练字中寻找规律,获得书写要领和技巧,利用规律促进能力的提高。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