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激趣以读助说以读促写 关注细节提升能力———浅谈小学英语课堂用语的分类与使用 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4期 总第4118期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4期  下一期
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如东县大豫镇桂芝小学 作者:石卫新 发布日期:2010-12-20 15:54:03

     每一位科学教师都可能遇到类似情形:课前充分准备的科学实验在实际教学时,并不能按时完成,从而影响了课堂的效率。学生没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成了关键致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按需分取材料的习惯
     科学实验课上,我们常用的方法是把备好的实验器材课前全部放置于学生实验桌上,以为这样学生随取随拿,可以提高实验探究效率。实践证明,我们忽略了一次性呈现有结构的器材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的事实。小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缺少自控性,总爱偷偷摆弄桌面上实验器材,注意力严重分散;有时把器材弄坏了,影响了后续探究活动的进展。所以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按需分取实验材料的习惯,从而有效提高科学实验效率。
如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时,教师可先提供烧杯、筷子、小块土豆、食盐,其余材料则置于室内准备桌上。开展实验活动前,先引导学生根据探究内容及桌上器材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方案开展实验活动。当学生进行实验时,发现还少了必要材料——“水”。
     这时老师应提醒学生取适量水,那水为何事先不供给学生呢?原因有二:一是如过早把水提供给学生,已具备实验条件,学生可能会自行实验,使课堂流程打乱,从而影响后续探究的进展。第二是因为教师准备了冷热两种水,利用热水可缩短实验时间。有选择的材料会促使学生思考,调动他们已有生活经验,大多数小组会选择热水。通过过程性所需材料的控制,可保证探究活动的有序进行,这是提高实验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习惯。
     二、培养学生有序分工合作的习惯
     小学科学在课堂的探究实验需要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完成相关研究,那就需要预先教给他们合作方法,养成互助习惯,以避免课堂实验活动的低效现象。
     我们可采用这样方法:如先给每小组内人员编号,四人一组,从1号编到4号,1号同学为组长,根据每次实验分工,由组长确定每人职责。如在开展《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实验活动时,1号负责测量烧杯;2号同学负责用橡皮泥做一实心长方体;3号用同样橡皮泥做一实心球体;4号用相同橡皮泥做一能浮的形状等。完成任务后,1号负责测试,2号负责记录数据,3、4号注意观察烧杯内水位变化并作判断。实验完成后小组内根据结果讨论。
教师的有机整合,全员的共同参与,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
     教师还要逐步培养学生在实验中不争不抢、低声细语、有序分工、人人参与、相互合作的实验习惯。在一个安静有序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才能从关注实验现象转移到分析实验现象的本质,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三、培养学生改进优化实验的习惯
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方案和器材选择都是一些较典型的例子。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实验步骤的安排、实验器材的选择、当地区域的特点等作出调整,以满足教学实际需要。特别是在实验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优化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实验器材的使用。这样做,既能提升科学实验的有效性,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其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如在执教《怎么使冰融化得更快》一课时,在开展对“搅拌、较高的温度、把颗粒变小”三种假设进行验证时,由各小组选择一个因素进行验证。在一个验证“颗粒大小影响冰融化快慢”的小组里,这个组的学生改变了实验方案。他们把用两个一样大小的烧杯换成了一个烧杯,把大小冰块放在了一个烧杯里,为了加快实验速度,他们还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这个小组对实验方案作出的调整,其实使这个对比实验操作起来更严谨,减小了可能因材料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一种非常有创意的实验方法,也是后面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极好素材。作为教师,在开展本环节讨论时,应该采用积极评价的手段,鼓励该组学生的表现,呵护他们的这种创新意识,激励他们改进实验的积极性。
     习惯是培养训练出来的。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教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有助于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开展搜集证据及分析活动,促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良好的实验习惯也能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到实验操作的乐趣。当技能训练与思维活动共同发展的时候,我们可以说,科学课堂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