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字母教学方法浅析 关注学习评价提升教学质量 “品生品社”为依托,全面推进课程变革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3期 总第4106期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3期  下一期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方法浅析
来源:无锡市惠山区堰桥实验小学 作者:潘燕 发布日期:2010-12-06 17:21:45

     字母教学是英语入门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在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重视字母的教学,对小学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牛津英语三年级教学目标中提出:能听、说、读26个英语字母Aa—Zz,并按其顺序背诵、默写;努力使学生热爱学习英语,打下扎实基础,更好地与高年级英语教学衔接。
      牛津英语3A开始出现字母的书写要求,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却发现一部分学生的书写很不规范。
     第一,学生未能正确区分汉语拼音字母书写与英文字母书写之间的差异。有些小学生英文字母书写不规范,甚至错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受拼音字母书写的影响。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正式提出了拼音字母的书写规范,所以学生对汉语拼音字母的书写规范记忆比较早,也比较牢固,若一旦形成认知的习惯,往往就很难改变。
      第二,课堂情景教学集中了学生大部分的注意力。为了让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多种令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游戏、说唱、课件等,这些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有趣的活动也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回味。此时若教师转而进行字母的教学,学生可能还沉浸在刚刚结束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力不够集中,以至对字母的书写要求不甚明了。
     第三,单一化的书写作业使学生对书写产生了疲劳感。另外,由于小学生手部肌肉发展尚不完全,即使在有格子的情况下,书写的字母仍然大小不一,字母间的距离忽大忽小,加之儿童注意力的局限性,也使抄写中常常出现这类现象:漏字母、添字母、大小写不分,如S和s,W和w,P和p,C和c、混淆字母,如p和q,b和d,l和i,i和r。
那么,如何使学生英语字母书写规范化呢?在了解了学生书写英语字母不规范的原因之后,我就如何纠正进行了一些尝试,初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坚持规范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教学
     只有坚持规范性教学,才能为后继的书写教学打下一个坚实的认知基础,学生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如何增强字母教学的趣味性,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采用猜谜法:小树丫丫(Yy)、小红叉叉(Xx)、小伞勾勾(Jj)、弯弯的月亮(C)、零的突破(Q)、盘山公路(S)、三叉路口(T)等。这些谜语既能让学生记住字母的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坚持下来,三年级学生的英语规范书写会明显提高。
     二、教会学生正确区分汉语拼音与英文字母规范书写的差异
     由于受汉语拼音先入为主的影响,已学完字母并能较流利进行书写的学生往往会把一些字母写成拼音。在教学中,经过不断摸索、实践,我认为纠正这类书写不规范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每节课留出一点时间,展示部分学生的作业,并让学生“挑刺”,这样让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识别正误,收到了较好效果。
     三、中肯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及作业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对规范英语字母的书写可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教师除了给学生一个等级外,还宜给学生一个批语,批语分为鼓励类和激励类。让学生在激励中继续保持整洁、规范的英语书写习惯。
     四、作业形式多样化或生动化
     为了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在杜绝作业单纯抄写的同时,还可使其形式多样化。根据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难易程度,可布置找出字母的左邻右舍、根据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把单词写成大写和小写形式、听音默写等。因为学生对这样的作业形式感兴趣,所以单词的音、形、意记忆也特别快。学期中我们通过把“少而精,趣而活”的作业奉献给学生,使学生对写的作业不再感到乏味,相反还产生了兴趣。
     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要教育学生坚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