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的“伪学生立场”现象辨析 让品德教学融入真实生活 多渠道打通运算教学
创新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3期 总第4106期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3期  下一期
让品德教学融入真实生活
来源:兴化市实验小学(分部) 作者:范明进 发布日期:2010-12-06 17:18:10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与教育紧紧联系起来,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和场所,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的概念。同时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做到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一、课程资源中引进学生的现实生活
     用真实的生活教育引领学生,是品德生活化教学追求的一种新境界。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品德教学的重要资源。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到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例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我更了解自己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笔者一方面先让学生进行才能展示,然后自我总结优、缺点,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以全面认识自己;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正视缺点,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就能成为有用之才。
     这种教学设计在教材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使师生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品德生活化教学,要求我们用现实社会的真实生活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认识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
     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如教学《大好河山任我游》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旅游景点并准备解说词,人人争做小导游。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进行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在教学《班级中的“岗位”》一课时,我让每位同学都给自己设一个岗位:新闻发布员、气象员、外交员等,并制定出岗位职责,然后介绍自己的岗位。通过引导使同学们懂得班级里有很多岗位,每一个岗位都有应尽的职责,大到班级管理、班级活动安排,小到擦黑板、倒垃圾,从而认识到“岗位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是为大家服务的使命”。
     三、将课堂延伸至日常生活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教师要把教学内容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
     教学《保护环境》一课时,笔者带领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通过此次调查学生认识到污染环境的危害性,并设计出一些保护环境的方案:比如通过板报或印发传单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利用周末时间结伴开展“碧水”行动等。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去观察、感受、反思自己的生活,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最终实现品德教育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以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学生,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