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农村小学文学启蒙教育现状浅析 拓展阅读,成就有效教学
创新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2期 总第4094期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2期  下一期
拓展阅读,成就有效教学
来源: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 作者:陈俐伶 发布日期:2010-11-18 16:48:4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展阅读的研究和实践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展开的。
     一、引拓展于课前,奏响课堂教学的序曲
     课前,教师将课堂教学目标对外开放,让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导读、预习课文、查阅资料、询问家长、社会调查、网上查询等方式,提前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知识,提出的疑问,为课堂参与质疑和反馈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三年级,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学生开始使用电脑,学会上网查找资料。预习时,很快捷地搜集到与课文有关的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以及一些新生事物、专有名词、科学术语等课文相关知识,解决自己不熟识的问题。课前搜集,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多了。
     课始,导入新课时,教师恰当、适量地链接拓展,先“声”夺人,用“无声的语言”丰富语文课堂内涵,能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
     二、融拓展于课中,提升课堂教学的内涵
     教学过程中的文本拓展不是点缀和摆设,而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着眼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深入文本,升华文本,落实好三个纬度的目标等,为理解文本提供铺垫和台阶,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
     教学《赤壁之战》,老师在让学生体会到诈降信的妙处之后,问道:“在《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描述中,曹操是个非常小心多疑的人,不会轻易相信别人,他就不担心其中有诈?其实写诈降信之前,周瑜还用了很多计谋,你们知道吗?”学生一时语塞,于是老师补充介绍《三国演义》中黄盖和周瑜演出的一场“苦肉计”,以及周瑜故意让“将干盗书”演绎“借刀杀人”等相关情节,展示交战双方在赤壁之战前的斗智斗勇。
这堂课的拓展使故事情节比较丰满,让学生对黄盖的智勇双全,敢于牺牲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对曹操也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学生同时也明白了东吴将帅齐心,敢于牺牲,知己知彼,抓住对方弱点是以少胜多的原因所在。
     三、引拓展于课尾,营造课堂教学的余韵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如果在结课中拓展使用得当,就能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地融于一体,取得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效果。从广义阅读的角度思考,一堂课的结束应是学生新的阅读的开始。课的结尾,教师可以诱导“拓展”空间,通过阅读原著、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阅读与课文类似的作品等,使学生从课堂走向古代文化、现代文化、中华文化、世界文化。但这绝不是简单的读物推荐,粗糙的信息堆砌,教师需要找准课内外的契合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讲究拓展的实效。
     以一篇带多篇,这是结课时常用的课外阅读拓展方法。如学了《三打白骨精》《三顾茅庐》等课文,推荐阅读原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学完了《小草和大树》,激发阅读勃朗特三姐妹的诗与小说的兴趣;学过《海底世界》后,可引导阅读《海洋深处的秘密》《海底两万里》,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之情,对科学的探求之心……这种推荐,我们通常是用大屏幕出示有关书籍或图片、文字,由老师或学生读。一次,教学《海伦·凯勒》后,我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拿出一本海伦所写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然后,翻开书页,缓缓读起书中几段非常优美的文字,学生们个个听得入了神。一下课,纷纷抢着向我借书,其后一段时间都有学生在悄悄阅读。这种拓展需从学生的需要考虑,为学生的实际学习着想,才会更有效。
     总之,拓展阅读同样应该避免盲目性、随意性,从文本出发,讲求有序、适度、高效,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发挥最大的作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教师要根据学生、文本实际找准信息的链接点,切实地探寻和发挥信息链接的功效,重组整合,优化教学。做到这些,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精炼、高效,才会春色满园,万紫千红。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