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妙问,点亮英语课堂 倾听,开启知识殿堂的钥匙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点滴思考
教学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2期 总第4094期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2期  下一期
巧思妙问,点亮英语课堂
来源:无锡市许舍小学 作者:顾艺杰 发布日期:2010-11-18 16:41:31

     【案例】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1 Who is younger?  A Listen, read and say
(听录音或自读课文后)
T: When was it?
S: On Sunday morning.
T: Where was Su Hai?  
S: She was in the park.
T: What did Su Hai do? 
S: She went for a walk.
T: Who did she meet?
S: She met Ben and Jack.
T: What did they do?
S: They sat down under…
     (师生如此一问一答将课文中90%的内容一一呈现,而后完成本部分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完成教学目标。)
     语篇教学旨在通过情景对话,着重训练听说技能,进一步提高会话能力,同时呈现新的话题、功能、词语和句型。就以上案例来看,师生之间这样大密度的问答无形中淡化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忽视了教学的条理性、顺序性,只是机械地将课文的内容用“罗嗦”的问答复现,这对于有一定听力水平、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五、六年级学生而言,教学似乎过于“包办”,又何谈学生主动性、创造性、个性化的发展?
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可以引起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可以反馈信息、交流师生的思想,其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好的提问需要讲究“艺术性”。
     一、提问原则的科学性
     (一)目的性
     语篇教学往往对话篇幅较长、涉及人物关系较为复杂,语法知识、三会词汇、日常交际语也较多,因此教师往往“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要课文中出现的短语、句子都要求学生掌握。教师如扔炸弹一般盲目的提问,恰恰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学生疲于回答,未能体会教学的重点。因此,提问不能随意而为,而是要紧紧围绕教学中心进行,要有针对性。教师应着眼于比较级的引入和应用上,如案例中“Who is older/taller,Su Hai or Su Yang? ”让 学生体会、了解比较级的概念,而非纠缠在时间、地点的问答上,让学生无所适从、泛泛而谈。
     (二)启发性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满堂问”其实就是“满堂灌”,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负担。这与新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是相悖的。因此,所提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力。因此要避免不分巨细,处处提问的做法。
     (三)新颖性
     提问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不要“旧调重弹”,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根据需要,改变为各种形式,如问题型、选择型、填充型等,学生会更乐意参与其中。
     二、提问方式的艺术性
     (一) 承接生发式
     语篇中的一些语句存在上下承接的关系,上文有所生发,下文才有所承接,要说完一点既而再说另一点,它们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因此教学时切忌断章取义、支离破碎,可以顺着学生实际生活的思维方式循序渐进。如6B Unit3 Asking the way  问:1)Can you tell Mr Smith the way to the History Museum? 2)How far is it ? 3) Can Mr Smith get there faster? How? 4) Where’s the bus stop? 5) How many stops are there?问答自然而生,环环相扣,学生能理解完整、透彻、深刻。
     (二) 提纲挈领式
     语篇无论长短都有纲和目,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有一类语篇围绕某一话题,牵涉多个方面(或并列关系或因果关系等),语言知识复杂。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重点,经过分析,抓纲切目,进行分层教学。如6B Unit1 Who’s younger?问:1)Greetings 2) Do you know Su Hai and Su Yang? 3)Who is Jack?将长篇大论分为三层逐步呈现,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相应回答,其中第二层为重点,就需要进行比较级的引入、体会、了解。这样突破各个难点、就如同行军作战,占领要塞,击破主力,从而夺取整个胜利。
(     三)直截了当式
     语篇中问答之间,如果对应关系模糊,涉及日常交际用语较杂,但却围绕一个人、一个物、一件事展开,这时教师要抓住这个点直接发问,让学生从语篇的各个“角落”寻找答案。学生能发散思维、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使学生语言交际更灵活、思维更活跃、积极性更高。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不可忽视,要精心设问、艺术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