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音乐欣赏的主流手段 摭谈历史教学中的敏感意识 重视情感体验,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2期 总第4094期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2期  下一期
多媒体——音乐欣赏的主流手段
来源: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 作者:祝明龙 发布日期:2010-11-18 15:47:39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欣赏各类音乐作品,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又提高了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具有许多优于传统教学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音乐教师和学生们的喜爱,逐渐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主流辅助手段。
     一、使用多媒体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形象思维是音乐欣赏的重要思维方式,而在传统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这样,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信息的综合,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和创造欲。
     二、使用多媒体可以扩展学生思维空间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写小诗、写随笔、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又要注意自身的指导作用。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教学意境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形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再现中……”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的个性心理受到情绪的影响,而情绪受到心境的制约。因此,音乐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学生易于接受、学生感兴趣的环境气氛。音乐欣赏课上学生对旋律、乐器、速度、力度的感受是由美的声音和美而有趣的画面对大脑的直接印象所造成的。所以,用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主观性,同时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传统音乐欣赏教学的不足
     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虽已注重反复听赏,但教学方式几乎没有大的改观。艺术教育必须坚持动手导向,练习比上课更重要。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融入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其潜在的学习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苏少版刚果民歌《咿唷嘞啦》,传统的教法是以教师讲解、欣赏全曲和分段听、重复听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把主旋律、伴唱、节奏、和弦等部分分开来形象地欣赏和讲解,还可以通过配套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学生通过唱、听、看、做等形式进一步感悟非洲音乐,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五、使用多媒体教学共同提高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固然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尤其是音频、视频素材的采集整理,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但课件一旦制作完成就可以重复使用,下一轮上课前不必再整理众多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只需打开课件即可快速熟悉讲课内容、完成教案编写,进而轻松地完成备课。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真可谓“一劳永逸”。使用多媒体课件上音乐欣赏课可以使我们获得越来越理想的课堂效果,学生的学习表现也变得越来越积极,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广泛深入地接触音乐作品,就能较快地提高音乐的鉴赏力和表现力。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