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原理”的逆向思考 教学之路 观念先行 谈价值观引导的教育意义 践行“幸福”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1期 总第4081期 2010年11月0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1期  下一期
“木桶原理”的逆向思考
来源:张家港市港口学校 作者:蒋俭学 发布日期:2010-11-09 08:48:28

     管理学界有一条知名的木桶定律: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就要下功夫补齐最短的木板。
     不知何时,木桶原理与教育挂上了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一个人某项素质的不足会影响到其他才能的正常发挥。对于儿童来讲,学习能力的发展失衡,如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势必影响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一、反思——素质教育的误区
     木桶原理似乎准确地道出了我国教育界存在多年的痼疾。教育界开始反思,于是素质教育便应运而生。素质教育喊了很多年了,但在笔者看来,如今的教育在某些观念和操作上依然存在着误区。
      素质教育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诚然,素质教育推行至今,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都知道搞教育就要致力于研究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研究怎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综合能力,让学生真正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
     纵览古今,亚里士多德算是全面发展的第一人。亚里士多德集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的考察和全面的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曾经统治过全欧洲。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他还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对哲学的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他的研究课题之一是搜集各国的宪法,并依此进行比较研究。
     然而亚里士多德式的人物又有几个?素质教育绝不完全等同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固然更好,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们自然不能苛求人人都全面发展。
     二、有专长也能有未来
     事实上,如果不是天才,那么什么都懂一点的人,充其量只能算是初懂皮毛而已。我们的社会既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
     如果说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了水的容量,那么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尖锐的钉子比笨拙的榔头更容易突破重重包围。在一个小的领域内成为制高点,也可以独树一帜建立自己的王国!
     有人说,教育是一个人在学校学到的唯一不被遗忘的东西,30年之后,你将不会记得曾经在教科书中学过哪些章节;你只会记得在成长过程中你学到什么。生活所带给你的经验和教训将会伴你终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育工作者,心里不要只是想着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在学生的学习阶段,教师更应该想想怎么让他们具备自主学习的态度、方法与能力,让他们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精简课程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可以把一些相关的学科组合,这样就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学习。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