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笛袅袅音情悠悠 巧用妙招英语听力soeasy 倡“五导工作法”建教学名师队伍
教学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1期 总第4081期 2010年11月0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1期  下一期
巧用妙招英语听力soeasy
来源:金坛市洮西中学 作者:刘网梅 发布日期:2010-11-08 15:54:09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把听说教学放在教学法的首位,强调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中学生学习英语首先就应当从听入手。新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考试和考查要包括笔试、口试和听力测试等部分。在各地的中考题中,听力部分在整张试卷中占20%左右,且有增长的趋势。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听力题束手无策,失分较多。问题就出在有些学生平时掌握的词汇量少,做听力的时候非常吃力;有些句子由于运用了连读、弱读、重读等,语气也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学生对全句的理解;还有一些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当他们听到一两个单词不懂时,往往会手足无措,绞尽脑汁地想,而丧失了听完整句话的机会,这就影响了他们听整个听力部分的情绪,从而导致了听力成绩不理想。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法:
     第一、 学会预测
     教师要教会学生听前快速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消息,并且从中进行预测。现在中学的英语听力考试一般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所听到的句子,选出相应的答语,每句读一遍。第二部分是听对话,也只听一遍。所以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考试中听力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对题目进行预测是相当重要的。下面就谈一谈如何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预测。
     (一)如:第一部分。A. There are three. B. Only once. C. For three years.针对这一题我教学生作出这样的预测:如果答案是A的话问句可能会是How many开头的,若选B问句可能是How often开头的,要选C的话这又会是一个以How long开头的句子。又如:有一题是这样的:A. On August 1st,1927  B. On October 1st,1949.  C. On July 1st, 1921.我让学生自己预测题目,他们作出了如下的回答:A应该是问建军节是什么时候,句子里应该有army出现,B是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间成立的,句子中要有PRC出现,而C问的是共产党的生日,应该听到Party。
     (二)关于第二部分我又让学生作出了这样的预测:如What is the woman? A. a nurse  B. a teacher  C. a boss 做这种题目我让学生心里先想到一些关于职业中的信息。nurse要提到医院、病人,teacher要提到学生、学校,boss要提到生意等。
     第二、 学会联系
     第三部分是听对话或独白,虽然可以听两遍,但一篇对话或独白要连续做三到四题,对学生来说也是有困难的。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专心致志,抓住要点,联系前后内容。在听的时候,不管是听几遍,都不可掉以轻心。要注重句子和短文的整体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和要点,不要强求听清每一单词。可根据预览效果以及听到的内容来捕捉正确答案的有关信息。如: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1. Where did the man go last night? A. A cinema  B. A theatre  C. Tom’s home 2. How many times has the woman seen the film Hero? A. Twice  B. Only once  C. Never 3. What did Tom and Anna think of Cast Away? A. Better than Hero B. worse than Hero C. As good as Hero这三个问题中都提到了电影,很有可能对话发生在电影院,但也有可能发生在家里,剧院应该可以排除了。
     第三、 学会抓住关键词
有些题目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如:Where may the dialogue take place? A.on a plane  B. on a train  C. on a ship 这段对话是这样的:How long will it take us to fly to Beijing? 抓住关键词fly,这道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第四、 了解不同背景
还有些题目需要学生对外国一些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否则也有可能对解题产生障碍。如:有一题问The bus in England go?  A. on the left  B. on the right  C.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对于这道题目,了解英国背景的学生都知道英国人是在左边驾车的,这就对解这道题目产生了很大的帮助。
     第五、学会记录
要让学生学会眼耳并用,动笔记录。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写、长句抓住主要成分。
     当然,以上只是笔者不成熟的想法。针对初三应试而言,要想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仅靠考前进行如此的强化训练还远远不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