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笛袅袅音情悠悠 巧用妙招英语听力soeasy 倡“五导工作法”建教学名师队伍
教学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1期 总第4081期 2010年11月0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1期  下一期
竖笛袅袅音情悠悠
来源: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小学 作者:戴文燕 发布日期:2010-11-08 15:39:25

     高音八孔竖笛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造型美观、结构科学、音质甜美、轻巧方便,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课堂教学乐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竖笛的基本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我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让孩子快乐地学习。那如何让孩子带着兴趣学习呢?
     一、 巧用文本,激发求笛欲
     新课改中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教师已由教授型转变成指导型,生生关系已由独立型转变成合作型,而沟通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的最佳桥梁。
音乐课堂上的竖笛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好伙伴。通过和学生的进一步谈话,我了解到,现在小学学习任务越来越重,想玩游戏,家长会干涉,想看电视,家长会控制,而吹奏竖笛倒成了一个调剂课余生活的好方法。曾经有一位家长和我沟通,她说自己的孩子好几次要求她,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吹吹竖笛。我心里感动不已,为自己这几年在竖笛教学中做的努力而感到欣慰!
     二、以笛定规,养成好习惯
     行为习惯素养是当今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在全体公民行为习惯素养的培养上具有重大使命。三年级时,学生刚开始接触竖笛,有极强的好奇心,一个个恨不能马上拿起笛子就能像大师一样,吹奏出优美的乐曲。但是,再简单的乐器都有一定的指法规范,演奏每一首乐曲都要会乐谱。当孩子们意识到这个现实情况,就开始打退堂鼓了,竖笛也不按要求带来了。怎么办?首先在课堂上,我建议学生,刚开始学竖笛的时候,如果回家有兴趣、有精力的话就多练空指,即指按孔,不吹出声,口中读谱或唱谱,这样不仅锻炼了指法熟悉了乐谱,还能提高自己的读谱能力,更不会影响家人的休息。“无以规矩,不成方圆”,通过我的努力,学生们终于养成了每节课带竖笛的好习惯,并能逐步吹奏简单的乐曲了。平时好动好跳的男孩子也能吹奏出动听的乐曲《茉莉花》。
     三、 合理选材,笛音飘扬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择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特点,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决定该删掉哪些或是增加哪些教学内容。同时允许学生说“不”,给他们选择教材的机会,让他们学习自己喜欢的音乐,我想这样的效果会大不相同。在不断地教学实际中,我发现学生吹竖笛的兴趣不在乎“难”,而在乎“会”。作为音乐老师的我,经常困惑着竖笛教学如何教才更科学,学生才更乐于接受。
学生们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出现零孔没按好而发出的尖音,再加上《波兰圆舞曲》的曲调学生不熟悉,学习的兴趣不浓,虽然我让学生听了范奏,自己也声情并茂地演奏了,但学生的兴趣似乎只停留在欣赏的层次,教他们唱谱、吹奏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股畏难情绪。是继续还是放弃?课后我想,让学生学习竖笛的目的不就是希望他们能够自信地拿起竖笛,吹奏出优美的旋律吗?找孩子们熟悉的歌曲,并把它们改编成学生易于吹奏的竖笛曲,等他们吹奏技巧趋于成熟以后,吹起来就不会有困难了。很快,《小红帽》《好月亮走的这样静悄悄》《勤劳人和懒惰人》《太阳出来喜洋洋》出炉了。孩子们一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一下子兴奋了起来,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创设平台,展现自我
     经过不断的努力,学生几乎都非常向往音乐课堂,因为在音乐课堂的大平台里他们能够得到良好的展示,在教师正确的引领和指导下,他们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尽情的演唱、跳舞、创造,能够自信的演奏竖笛。擅长吹奏竖笛的学生不仅在音乐课堂里有施展自己才艺的平台,在课外也能找到自己施展才能的空间。有多人参加省市级演讲比赛并获市二等奖,有的同学参加各级英语口语比赛并获奖,在比赛中还因用竖笛演奏英语歌曲而受到了师生的好评和关注;在竖笛演奏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能够在校六一文艺汇演、校艺术节、区艺术展演中一展风采,并有多人获得区才艺大赛个人比赛单项奖。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演出经验,更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 家校合作,笛音情远
     家长在学生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自己的孩子,而教师更是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旦家校结合,从而对学生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必然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我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为爸爸妈妈补上竖笛一课,让父母也能随孩子吹奏出优美的旋律,让融融的旋律拉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
快乐竖笛教学,是我在竖笛教学上追求的教学目标。以上是我探求学生快乐学习音乐的一个起点,我会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究,争取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做一个有心人,相信自己定能扬帆在音乐教学的海洋中。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