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E教河南•教师随笔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7期 总第5938期 2020年11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7期  下一期
绿意片片红更艳——从《曹刿论战》中学习如何刻画人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南阳市内乡县第二小学 马丽娜 发布日期:2020-11-02 16:27:24

《曹刿论战》这篇文章,记叙了长勺之战的起义准备、战争过程和战后分析等主要内容。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条理清晰地展现了这场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的来龙去脉。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阐释,让学生容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尤其是对曹刿形象的刻画,读完之后,仿佛定格在读者的记忆中。那么文章是如何把人物形象塑造得如此栩栩如生的呢?今天我们就从此文中学习一些人物刻画的技巧。
 

首先,让人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俗话说得好:“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就像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让他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就要让他个性的穿衣打扮,独有的举手投足,抑或不同于别人的说话方式和语气,丰富细腻的心理变化,鲜明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篇文章中,曹刿的语言描写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迷信、不盲目崇拜权贵,大胆表明自己的看法。一介布衣,在天子面前坦荡直言,士气震撼人心。后面和鲁庄公的三问三答,不卑不亢,直言不讳。和齐国交战时,在求胜心切、急躁冒进的鲁庄公面前,两次“未可”,两次“可矣”语言果断铿锵,让曹刿的冷静谨慎、胸有成竹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这就是个性语言的魅力,让我们对与众不同的曹刿有了初步了解。


其次,运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通过初中课文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多种表现手法,如《白杨礼赞》的象征手法,《济南的冬天》的借景抒情,《我的叔叔于勒》的以小见大,《阿长与〈山海经〉》的欲扬先抑,常见的还有托物寓意(言志)、对比衬托、想象联想、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这些都可以尝试单一或结合运用在写作中,让人物形象更丰满。《曹刿论战》就成功运用了对比衬托。文章开始简单交代战争时间、交战双方和战事性质后,直接进入情节。曹刿的主动请见与乡邻的回答形成鲜明对比,把乡邻的明哲保身、对战争的冷漠和曹刿的主人翁精神、爱国热情充分展现。文章浓墨重彩描写了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开战前,鲁庄公不知取信于民才是作战胜利的关键,他的糊涂鲜明反衬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恰当的表现手法,让曹刿这个人物形象在读者脑海中深深扎根。
 

最后,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如同穿衣打扮,关键在得体和雅观,这样才能给人美的享受。在安排文章情节时,我们也要围绕写作主旨,合理安排详略。可以粗犷豪放地肆意渲染,也可以入木三分地细腻刻画;无关紧要之外,要么点到即止,要么只字不提。《曹刿论战》一文中,乍一看是写战争,实际上,战争的经过以及将士们如何所向披靡、取得胜利的过程,点到即止。文中详细描写了战前准备,总结了战后取胜的原因。为何这样安排情节?第一,紧扣题目,突出一个“论”字;第二,紧紧围绕主旨,意图在刻画曹刿这个人物形象。
 

重温语文课本,文章大家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让人肃然起敬;旧社会里,先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后来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祥子让人扼腕叹息;一人孤独漫步在羊肠古道上,饱尝着瑟瑟西风的劲吹,牵着累瘦的爱马,羁旅他乡的游子让人徒增几分伤感……细细品味,每个成功形象的刻画,都离不开作者的匠心独运。从多个角度刻画,在多种表达方式的绿意衬托下,人物这朵红花会更浓、更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