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回首往事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林州市世纪学校小学部督导组 乔淑兰 发布日期:2020-10-19 14:34:27 |
往事如烟,如海,如繁星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喜欢在记忆的海洋里面徘徊,更喜欢在往事中拾贝。 我的小学 记忆中,小学前四年我没上过一个完整的学期。因为我身体太弱,总是生病。特别是冬季,根本没有办法去上学。即使天气正常,可以上学了,但家距离学校七八里地,我也没办法像其他人一样连蹦带跳去上学,几乎都由父母接送。偶尔父母忙,没法接我,班主任就会亲自把我送回家。到家后,班主任一般不进屋,把我放门口就直接回家了。 记忆中班主任对我说得最多的是:“哟!你今天看起来健康多了。”随着年龄增长,我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但还不能自己上学。我非常羡慕能自己上学的同学,路上可以和小伙伴们玩耍、说笑。班主任似乎知道了我的想法,在天气暖和时鼓励我放学时和伙伴们一块儿走走。记得四年级春季学期,天暖和了,班主任和我母亲商量,每天只需要送我,放学时由几个年龄大点的同学带我走回家。我走不动了,他们会停下来陪着我原地休息一会儿,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发现班主任就在我们后面。久而久之,在班主任和同学的鼓励下,不仅是放学,连上学我都可以自己步行了,身体也越来越健康了。五年级开学,班主任见到我说的第一句就是:“哟!长高了,也壮实了。这学期你一定会更好的。” 我的中学
很快,我们就升入高中了,他也调回了北京,此后我似乎再也没有上过那样吸引人的语文课了! 初为人师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和我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没有了当初的那份自然、亲切、和谐。自己作为教师是越来越成熟了,但是我给学生的感受却失去了那层自然之色,所以学生也就与我有了距离。 来到林州 1994年6月1日,我来到林州市城关镇北关学校,2002年北关学校和市直三小合并,我从中学教师变成小学教师。 2007年我教四年级,班里有一个特别的学生叫王栋梁,因为他,我每天提心吊胆。一天,体育课上,他用跳绳拴住紫贤的脖子,等我赶到,王栋梁已经把绳子拿下来了,我就对紫贤说:“别介意,他是和你闹着玩的。”可是几天后我批改日记,发现紫贤的日记里面写道:“老师偏心,明明王栋梁错了,老师却说他是和我开玩笑的,哪天我也对他这样做,勒死他,我也说是和他开玩笑的。”这时候我才发现学生的心是多么敏感,我知道王栋梁比较特殊,但是我没有对学生说明,所以学生不理解,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非常后怕。于是,我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向紫贤道歉。我说:“老师错了,老师不是偏向谁,只是觉得王栋梁可能只是不知道怎么与人交往和沟通,老师这样说是为了不让你生气,让你们能够理解并包容他。同学们同意老师的说法吗?”这时候大家都回答道:“老师我们知道了。”下课后,紫贤特意来到我跟前告诉我:“老师,我错了。”我笑着说:“孩子,你没有错,是老师错了。老师当时没考虑到你的感受。” 作为教师,我虽问心无愧,但也明白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问题,要试着用他们的心理去理解和分析,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