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疫情下的网课教学反思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溧阳市永平小学 余金元 发布日期:2020-10-05 13:46:42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两个月的线上教学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思考,反思网课教学得失可为日后教学提供诸多经验。
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发挥了积极作用:精通电脑的家长为我们寻找“小管家”这样有效的统计工具,大大节省了我们统计的时间;在医院工作的家长为我们介绍防疫知识;精通教育的家长为我们寻找跟课文相匹配的资料……真正实现了我们所倡导的家校合作。 同样,家长也需要教师的指导。线上教学初期,智能手机是许多学生上网课的唯一工具,而这部分学生中又有一些家长白天要上班,势必要把手机带走。如何开展线上学习?教师帮家长合理规划时间,解决了学生上网与家长不在家的矛盾,实现家长在家学生上网,家长不在家学生不必上网,只需先做其他不需要网络的作业。教师会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和家长知道最近要学什么,等家长空闲的时候再陪孩子一起观看相关内容。 二、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教学 借助网络,借助平台,为学习注入新的活力。比如“清弦阅读”可以用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考试服务网”“统编小学语文”等网站的内容较丰富,可以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小管家”大大提高了作业的批改和统计效率……口语交际内容的学习通过发送视频实现了人人参与,显现出线上教学的优点,作文教学也呈现出居家学习的优势,能够一对一地指导。网络让教学更具拓展性,能打破时空限制。
网课召唤教师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私下交流,答疑解惑,使其慢慢进步。如习作练习,有的学生作文内容枯燥,错别字较多,我就把习作步骤一点一点地讲解,采用范文引导,往框架里填充内容,提供优美句段等供参考,反复点评修改,彰显进步痕迹。对优等生,则鼓励他们自主创新,写出自己的风格。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网课召唤教师因情施教:疫情下的教学应渗透德育教育、生命及心理健康教育。如语文学科,可以让学生结合疫情,基于社会及自身进行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虽然特殊时期只能在家进行线上学习,但我们要让学生觉得自己并不孤单,网络让小组合作学习充满人情味,视频相见、网络抢答、互评互阅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友情的可贵和学习的快乐。教师用电话、微信等工具和学生进行交流,师生互听其音、互观其容,虽远犹近,倍感亲切。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