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疫情对小学语文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吉林省农安县烧锅镇中心小学张玉波 林树彬 发布日期:2020-09-21 14:08:24 |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方式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疫情期间,网络在线教育变得更加普及,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示。本文围绕疫情期间小学语文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价值、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之处以及相关建议展开。 一、小学语文教育信息化发展在疫情期间的价值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跟上学习进度,还有利于调动各种教学资源,更新学生的知识库,提高教学效率。疫情期间,教育信息化在小学语文教育方面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式新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线上教育巧妙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资源引进课堂,能够打破课堂僵化的局面。 在网络课堂中,教师巧妙地将图片、动画、音视频等多样化的素材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享受视听盛宴,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这势必会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
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如何运用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教学,如何运用教学软件批改学生作业,如何将这些资源和技术整合起来运用到教学中去。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还能够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育信息化发展在疫情期间的不足之处
高品质的预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吸收课堂知识。在上课的前一天,教师把需要预习的内容发给学生,并提醒他们上课时会提问,以此督促学生好好预习。
在线上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很难面对面地交流,但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在线检测软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情况。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