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E教湖南•教研园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2期 总第5900期 2020年07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2期  下一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长沙市岳麓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周丹 发布日期:2020-07-20 15:41:28

校本课程开发是诸多学者都在研究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从本质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校本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丰富校本课程体系,融入地域特色,本文以长沙市岳麓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为例,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案例
  

根据长沙市岳麓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的具体情况,我们设计了“重拾长沙岳麓风采”综合实践活动流程图。(如下图)

 

这个流程图分别从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纬度描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其中,学生是活动实施的主体,教师和家长在活动过程中以辅助学生完成活动任务为主。
  

1.确定活动小组
  

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应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依据,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小组的成立应该秉承自主自愿的态度,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结合成一个个活动小组,组长由组内竞选产生。
  

学生组织完成后,教师可以结合对学生的了解,对小组成员进行微调,使各小组的人员数量、整体能力保持相对均衡。教师在活动小组的确立中仅仅是充当引导作用,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性。
  

家长作为活动的参与者,根据学生对分组的满意程度和反应,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给出相应的辅导与帮助,为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莫大的支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健全心理的发展。
  

2.确定小组活动主题
  

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活动主题。如组内有成员爱好摄影,那么这个学生就可以建议将活动主题设置为名胜古迹摄影活动。
  

教师结合已确定的活动主题向学生提供相关资源,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使小组活动的特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相呼应。
  

家长是学生生活中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比较有意义、感兴趣的主题。
  

3.提交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是学生参与实践的具体实施标准,最初可以由学生撰写,教师结合实践进行审核评价,教师对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可以进行修改,再交给学生实施,尽可能让学生按照既定流程进行。
  

4.具体实施过程
  

实践活动顺序应该结合活动主题进行设计。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中会形成多个小组,各组内的活动内容都有所不同,但不管是哪种活动形式,最终的活动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增长。在实践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实践活动进行调整,解答学生的疑问。
 

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同样可以进行指导,在学生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家长可以与学生共同探索,找到解决方法。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1.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要想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让学生像在生活中一样自然、无拘无束,让学习成为日常。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活动内容融合本地特色,还可以激发学生内心对家乡的认同感,促进学生对家乡文化内涵的理解,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目的。
  

2.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对学生的教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将知识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效结合。
  

3.经济性原则
  

由于各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进行,而不是盲目开发,避免对学生、学校以及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此次对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是一次尝试性的研究,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研究内容的分析可能并不是十分全面,但在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笔者将继续对此次的研究空白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期能够为国内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