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E教江苏•教育战疫主题征文获奖作品选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1期 总第5897期 2020年07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1期  下一期
疫情防控阻击 巾帼不让须眉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新世纪小学张萍 发布日期:2020-07-13 09:37:59

在这场和新冠病毒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新世纪小学有这样一位女“兵”,从第一天就加入了学校疫情防控阻击战,每天坚守防控数据收集战线,及时准确上报学校各项防控数据,组织师生开展多项延时寒假宅家抗疫德育活动,每日细致指导班主任开展班级防控工作,全面负责学校抗疫活动宣传,在全校带头使用钉钉直播上课,指导学生在线学习。
 

一、打好全校防控数据收集战,被称为“大表姐”
 

新世纪小学寒假离宁人员较多,返宁情况登记烦琐复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设置了新世纪小学寒假离宁人员在线登记表格,迅速收集全校离宁人员相关信息,有效解决信息收集难题。为了更便捷地收集每日返宁人员信息,她创建了新世纪小学寒假离宁人员联络群,增加了每日返宁人员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极大提高了学校防控日报工作效率。


每天上午十点之前,她要统计上报当天学校返宁人数、返宁人员等信息,并为学校值班领导提供学校当日防控数据。因整日和各种统计表格为伴,她被同事们亲切称为“大表姐”。夜深了,只要离宁人员联络群内还有家长咨询,她都会不厌其烦、耐心细致给予回复。除此之外,她还每天坚持与群内家长沟通联系,关心他们返宁后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指导家长做好居家隔离防护工作。
 

二、关爱湖北返宁学生,细致指导家长宅家抗疫


经排查得知学校有两名去湖北的学生,她第一时间与家长通过电话取得联系。其中一名学生与家人坐高铁途经武汉返宁,之后全家一直居家隔离未曾外出,身体状况良好。她每天通过QQ与家长联系了解对方居家情况,指导家长上报每日体温、居家隔离照片、社区报备等信息,并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情况,帮助家长放下心理负担。
 

另一名学生全家至湖北过年,因交通封锁一直无法返宁,家长很是焦急,怕耽误孩子开学。得知情况后,她便时常与家长微信沟通,安慰家长耐心等待,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和心理准备。她还安排孩子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多关爱这两个孩子,多沟通联系和指导其在线学习。
 

三、策划多样宅家抗疫活动,带领师生共同抗疫
 

宅家期间,她积极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延时寒假学生实践活动,带领师生共同宅家抗疫。
 

组织开展“向天使致敬”师生书画作品展示活动,用绘画向白衣天使致敬,为武汉逆行者加油;策划“为武汉加油”“为防控一线爸爸妈妈加油”短视频征集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感和正确社会价值观,积极传播正能量;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宅家抗疫系列活动,如宅家抗疫之“爱生活爱劳动”劳动篇、绘画篇、读书篇、健身篇……
除此之外,她还响应上级号召,发动全体教师开展“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四个特别关爱”系列活动,加强家校沟通,搭建家校共育桥梁,有效帮助解决个别学生居家在线学习和生活困难,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全面负责学校防控宣传工作,当好战疫宣传兵
 

从学校防控阻击战打响第一枪开始,她便整日忙得不可开交。除了以上众多工作的开展,她还全面负责学校防控宣传工作,及时向上级报道学校防控工作开展现状,及时向家长和社会进行学校防控活动宣传,如:挖掘防控活动中的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各种宅家抗疫系列活动成果展示等。


五、指导学生在线学习,勇于冲锋打头阵


接教育局通知要开展在线指导学习的第一时间,她便开始研究QQ和钉钉直播上课的方法,连夜带着搭班教师建立班级钉钉群,分别在群内尝试直播,互相指出对方直播中的问题,为之后指导学生在线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她每天准时进行钉钉直播,通过观看图片、视频、连麦提问、拍照反馈等形式增加学生参与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这就是她,新世纪小学德育主任汪良萍。她虽不是共产党员,却始终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在重要时刻把困难留给自己,不计较个人得失,每天全情投入防控工作,竭尽全力为师生服务。在新世纪小学防控疫情战场上勇挑重担,充分展现了一名普通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