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E教江苏•教育战疫主题征文获奖作品选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1期 总第5897期 2020年07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1期  下一期
抗疫助学甘于奉献——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副校长陈青抗疫先进事迹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刘世芹 发布日期:2020-07-13 09:36:15

2020年春,新冠病毒在中华大地肆虐横行,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吹响了号角,全体中华儿女赴汤蹈火,决战前行。在这场全民战役中,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简称“一小”)副校长陈青忙碌的身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面对疫情,她毫不畏惧,迎难而上,积极组织全校师生“抗疫助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一、抗击疫情,勇挑重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陈青主动请缨,“当仁不让”地承担了本部校区的防疫工作。她连夜规划防疫应急方案,并迅速组织管理人员布置落实。疫情瞬息万变,战疫迫在眉睫,她带领年部主任,了解每一位教师;组织班主任,巡访每一位学生,摸清每位师生居住地点,精准掌握师生家庭成员健康信息和行程动态。对全校150名教师及2964名学生的排查数据,她不厌其烦地校对、核准,确保每日准时、准确上报。
 

在集团后勤部牵头下,她针对本部校区防疫要求,修订、增补了《防疫期间门房管理会客接待流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工作指南,严格人员管理,确保校区安全。
 

二、在线助学,开拓创新
 

疫情凶猛,寒假延期,但教育教学延迟不得!
 

作为集团教学总负责人,陈青积极开拓创新,几易其稿,设计了“抗疫助学”在线教学工作方案,在集体备课、在线辅导、学生居家活动指南、评选抗疫先进等方面进行了合理化、规范化的统筹安排。统筹集团力量,进行网络教研,组织骨干教师录制精品视频课两百多节。让各班教师在精品视频课基础上二次备课,再利用钉钉直播平台在线授课,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了全集团“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署迅速落实到位。
 

作为集团语文学科负责人,她组建了“一小语文在线教学”微信群,从教学进度、主备人员安排到每一节精品视频课的审核把关,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地亲力亲为。面对新版统编教材没有教参的困难,她多方联系,找到了电子教参、电子教辅资料供教师备课参考。
 

作为本部校区教导处负责人,她提前了解教师们教学设备问题,一对一指导,共同研究解决办法,保障了在线教学大后方的正常运作。在线教学开始后,左手电脑、右手手机成了陈青工作的常态。她每天准时进入全校48个班级的直播现场,督察教师教风教态、班级纪律,查看网络是否通畅、教师是否准时上线……
 

作为三(8)班语文教师,她潜心教学研究,设计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善于学语文。同时,她还抽空与学生视频通话,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鼓励学生正确面对疫情,积极锻炼,努力学习,不负韶华。


在陈青的领导下,一小的在线辅导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赞赏。


三、以校为家,甘于奉献
 

陈青为了学校这个大家,很少顾及自己的小家。从大年初一起,她天天戴着口罩,冒着风险,到校上班。她说,疫情一天不解除,她一天不休息。她爱人是一名医生,也冲在抗疫一线,不能常回家,临近高考的儿子常常无人照顾。她对儿子说:“国家有难,人人有责。医生与病毒正面交锋是爱国;教师做好教育是爱国;学生认真学习也是爱国。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在与疫情抗争到底的战斗中,陈青一直战斗在防疫最前线,用最实际、最具体、最感人的表现,保障了一小“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工作的行稳致远。为了全体师生的健康生活,幸福成长,她倾注满腔心血,书写着抗疫的无悔人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