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教育随笔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86期 总第5874期 2020年05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86期  下一期
“心”的呼唤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吴春晴 发布日期:2020-05-18 15:56:49

从未想过,教育管理专业出身的我,会走上心理健康教育这条育人之路。
 

18年前,我从一所教师进修学校调到一所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担任班主任。也是在这个时候,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改变了我的教育生涯。
 

一天,一个学生放在宿舍枕头下的50元钱不见了,这件事顿时在班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家议论纷纷。作为班主任,我第一时间找到了宿舍管理员和被盗学生同宿舍的人了解情况,但最终也只是排除了外来人员偷窃的可能性,其他毫无头绪。无奈之下,我只好报告学校学工处。学工处领导几经探查了解,最后也是无疾而终。
 

怎么办?除了警醒学生要保管好现金之外,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若真是同宿舍学生所为,难道就这样放之任之?今后还会不会出现类似行为?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困扰着我,我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冥思苦想之下,曾经看过的一个测谎实验忽然掠过我的心头,何不试试?于是,我找来相关书籍,认真研究相关内容。测谎要有专业的测谎仪,可我没有怎么办?转念一想,如果我当众宣布准备用专业工具测谎,偷窃的学生会不会主动“投案”?再三权衡之下,我决心一试并很快自制了测谎工具——一个放着一些铅笔灰的测谎袋。
 

周二,我鼓起勇气向大家宣布:“周五晚自习,我会组织全班学生前往心理实验室测谎。”消息放出去之后,我惴惴不安地等了一天。周三晚上,一个学生主动找到了我,哭着承认了偷窃的事实。


怎么会是她?人长得漂亮,家庭条件优越,成绩也相当好。于是,我与她倾心相谈,进而得知她的家庭近期发生了变故,父母正闹离婚,对她一点儿也不关心。她表面上似乎和以前一样,但内心早已崩溃,看到其他学生快乐地打闹、嬉笑,她便生出了报复的心理。


了解缘由之后,我及时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在为她保密的前提下,我圆满地处理了这次的偷窃事件。后来,我又多次与她谈心,并在征得她的同意后与其父母取得联系,她在我的提议下也开始积极地与父母沟通。慢慢地,一切又回归了正轨。


这件事后,我想了很多。一个风华正茂的学生,在最美好的青葱岁月里,因一念之差,差点误入歧途。身为教师,如果我们无法及时发现来自他们内心深处求助的呼声,不能及时地伸出双手,很可能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其实,大部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都是因为爱的缺失,因为情感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长此以往,他们渐渐变得冷漠、无情、嫉妒心极强,他们试图破坏或夺取别人拥有的东西,甚至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后怕,师范学校作为“教师的摇篮”,如果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具有反社会人格倾向,该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啊!所以,师范学生健康的身体、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技能固然重要,但健全的人格其实更加关键。
 

自那以后,我便走上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到梅洛·庞蒂的具身认知论,从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到心理测量技能,从团体心理辅导法、接纳与承诺疗法到沙盘游戏疗法……我完成了从一名普通的专业课教师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转变。我的转变同时惠及了我在这十几年间带过的学生们,他们与我一起在“身、心、灵”的世界里畅游和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