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长沙市岳麓区杜家塘中心小学 梁毅 发布日期:2019-12-16 13:05:34 |
阅读教学属于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该部分的教学,并以此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综合素养。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自身在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最终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对阅读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 一、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枯燥的教学课堂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聊、乏味,从而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失去兴趣。因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知识点入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主动思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如学习《曹冲称象》时,教师可通过口述的方式来叙述文章内容,并配以相应的教学道具,让学生了解到曹冲是如何称象的。随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你见过多重的大象呢?你觉得称一头大象的重量难吗?曹冲的称象方法有什么好处?是否有更好的办法来实现称象的目的?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能逐渐了解到曹冲称象的目的,并学会用现代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思维能力也得到相应的锻炼。 二、丰富课堂提问方式,增强思维能力 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过于随意和单一,所提问题不外乎以下几个: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获得了什么启示?长此以往,学生容易感到无聊和乏味。因此,语文教师应当不断丰富课堂提问方式,使课堂提问的价值与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不断增强。 如学习《白杨》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随后走到学生身边去进行教学,并邀请学生回答问题。从文章的细节入手,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渐领会文章所蕴含的主体思想,并对文中爸爸妈妈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表示敬佩。 三、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有较大的区别。一般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合作学习则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集体交流与讨论,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应适当转变教学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并采用活跃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提问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提高个人的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