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E教河南·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9期 总第5815期 2019年12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9期  下一期
把乡土文化资源引入课堂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南阳市内乡县赤眉镇中心学校 曹万琪 发布日期:2019-12-02 13:31:28

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赤眉镇是个历史古镇,因西汉末年赤眉军在此驻扎而得名。明末,李自成进军商洛,七陷赤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共豫西南地委学生工作委员会、中共内乡县第二任县委均设在赤眉,赤眉不仅是内乡和宛西地下党活动根据地,还领导着河南省沦陷区迁入宛西的二十余所中小学校地下党的活动,并直接向陕北及其他地区输送大批革命干部,赤眉因此被称为“宛西小延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内乡县在赤眉修建了闻名全省的“幸福渠”,被誉为内乡的“红旗渠”,全省都来参观学习……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打开了另一扇大门。我们正是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了多彩的乡土文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一、收集乡土文化材料,感悟乡土魅力
 

我们在全镇举办“乡土文化资源征文大赛”,发动学生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乡土文化资源的搜集,参与征文主题写作,感悟乡土文化的魅力。


比如,在与学生探讨“赤眉的名人”话题时,首先让学生寻找赤眉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从民国时期积极办教育的大善人王时若,到解放初期的陈凤桐、新中国成立后的小麦专家龚文生,再到近年的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张彩青、河南好人杜全亮等,让学生在寻找过程中认知和了解这些不同行业的前辈大家。他们会惊叹:“哇,我们赤眉真是人杰地灵啊,出了这么多名人。”然后,引导学生自行选择心仪的人物进行写作,并写出各有特色的作文。
 

就这样,在寻找、认知、了解、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熟悉了赤眉的厚重乡土文化,为自己生长在赤眉自豪和骄傲。
 

二、把乡土资源融进课堂教学中


我们根据学科特点,针对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灵活插入乡土资源,构建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拓展学生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比如语文课上,我们以家乡新奇的、重大的、有意义的事为拓展素材,动态补充进入语文课程。比如作文课上,解放学生的双眼,让学生从乡土的自然景观中发掘习作资源,写家乡的山水、家乡的名人、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变化等。当学生通过积极主动有效的亲身实践浸润其中时,这些乡土气息很浓的题材就成了他们陶冶情感、修养品行、获取知识、发展个性不可缺少的中介。历史课上,我们把乡土历史故事融进课堂;政治课上,我们讲家乡的“道德模范”“最美家庭”事迹;英语课上,我们让学生用英语为家乡的风景写导游词;美术课上,我们让学生以家乡为素材创作作品;音乐课上,我们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乡写歌谱曲。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让乡土资源与课程有机融合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在实施校本课程时,我们非常重视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走出校园,以赤眉镇的自然、历史、人文、建设场景为课堂,或者干脆到山上游览,或者到田间地头和果园劳作,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体验—表达的架构下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发挥潜能,发展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彰显了活动的精彩。
 

比如,在举办“走总理路,游油桃沟”主题征文比赛中,郝宝欢同学的《迎风踏春跟随你》、张佳音同学的《总理走过的路》、辛怡霏同学的《春色·遇见》等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又如,我们带领学生参观赤眉古寨遗址、中共内乡县第二任县委旧址、豫西牵牛鱼贯口伏击战遗址等,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乡土文化的内涵。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体验民风民俗,不仅让他们心中充满自豪感,更充满使命感,引导学生将乡土文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巧妙利用乡土文化开发课程资源,获益的不仅是学生,更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