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E教河南·教师随笔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7期 总第5803期 2019年11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7期  下一期
春晓小学的“DNA”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春晓小学 贾慧娟 发布日期:2019-11-04 13:54:40

春晓小学在办学的第二年定下了“三风一训”,校风是正气、和气、大气、灵气;学风是乐学、会学、爱学、博学;教风是爱生、乐业、勤学、善教;校训是厚学明德、知行合一。一个学校的“三风一训”是学校的DNA,既具有传承性又有可变性,既相对稳定也会互相促进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爱自己的学生,这是基本,是核心。只有爱自己的学生,教育才有效果。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爱的艺术。爱你所从事的职业,爱你所教的每个学生,才能用心,才能对学生包容。爱的一份鼓励,一句提醒,一个眼神,就像绵绵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会让学生备受鼓舞,获得无穷的信心。
 

每一个职业都是有趣味、有意义的。我们从事的职业是和成长中的学生打交道,学生们存在了许多不确定性,只要你肯用心去做,趣味、惊喜、奇迹随时都会发生。倘能深入其中,看他们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开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向前,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简言之,责任心是师德之要求,我们教风提出的“乐业”,就是希望在有责任心的同时,带着兴趣去工作,在工作中干出乐趣。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生命,当今社会,信息、知识瞬息万变,不学习就预示着失败,教师更如是。只有在时间的长河中坚持不懈地终身学习,知识才会持续地累积和增长,才能较好地应对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实现终身学习的最佳途径,就是阅读大量的优秀书籍。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格。教师的阅读要有一定的深度,也要涉猎多方面。而当你阅读了一定量的优秀书籍后,会发现历史上很多伟大和成功的人,都有着很多彼此呼应的励志故事。这些感受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会让你在课堂中厚积薄发。
 

学习的目的是要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对教师来说,我们更希望通过学习达到“善教”,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应用,而是有智慧地教学、善于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乐教”。
 

我们的校训是“厚学明德、知行合一”。“厚学”出自《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指深入致学,学识深厚,学识扎实。“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希望我们的师生明理,明白是非曲直,从小具有善良光明的美德。“知行合一”出自王阳明的思想,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简单地说,希望我们的师生言行一致,说得好做得更好。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这大概就是我认识到的学校的精神、学校的DNA,作为第一任校长,我对学校“三风一训”落实得比较扎实。每学年伊始,我都会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学校文化的宣讲,给他们讲学校的发展状况,给他们讲学校“三风一训”的含义,向他们提出新的希望,通过仪式来增强记忆、认识。


正如平时的工作中我也会用“三风一训”来要求自己、教师以及学生,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在呼号之后,我都会问上一句:“我们的校训是?”学生回答:“厚学明德、知行合一。”当这些东西融进记忆里,我想它会进一步潜移默化地融进每个春晓人的血液里,指导其言行。
 

坚持以教师提升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素质教育(核心素养)为主导,通过课程改革、精细化管理、有爱有智慧的教育教学活动,让来到春晓的学生、教师、家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都能快乐成长。我和团队会努力将春晓小学建设成为一所温暖、快乐的智慧型学校。
 

由于春晓是新建学校,我一直对教师们说:“我们肩负‘建校大任’,肩负为这个学校未来发展奠基的大任。因此,在‘三风一训’的指引下,我们的每个活动都要不断努力做到最好。”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