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E教河南·教师随笔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7期 总第5803期 2019年11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7期  下一期
永怀童心 心向纯粹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郑州市郑东新区畅和街小学 王钦 发布日期:2019-11-04 13:54:12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伴随着《声律启蒙》稚嫩又优美的旋律,重温假期年级共读书目《没头脑和不高兴》,别有一番风味。音乐与文学,最是悄无声息浸润人心的。而儿童作品之所以能打动成年人的心,是因为在“没头脑”和“不高兴”身上,我们看到了童年的自己,看到了珍藏心底的嬉戏、顽皮和狂野,看到了那份独属于童年、永远在场的游戏精神。这是童年的纯粹性,也是儿童文学的纯粹性。放松于故事表层的笑一笑,思考于反观自我生活中。


永怀童心,回归趣味。成年人的世界如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言:“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儿童的世界为成人提供了摆脱束缚的理想世界。在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时候,我体验到了可以不谙世事的童之趣。懵懵懂懂、丢三落四的“没头脑”,不肯合作、总闹别扭的“不高兴”,二人遭遇的一大堆麻烦,让人忍俊不禁,孩童世界常见的健忘和不合作,是儿童在自我中心时期心理的一般特征,他们单纯的形象也反映了大众趣味向儿童回归的深层动力,以及对遗忘和冲动性的向往。
 

心向纯粹,反观生活。在体验文学作品趣味性的时候,一年级的孩子都能从中说出“没头脑”和“不高兴”让人啼笑皆非的原因,这本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一些儿童说教色彩,然而这种提示并不仅仅是针对儿童的,时而健忘丢三落四的状态,时而任性不开心不愿意合作的状态,是成年人也会有的毛病。“没头脑”和“不高兴”都不肯改正自己的缺点,却固执地相信长大以后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突然长大这个奇迹发生时,“没头脑”当上了建筑师,“不高兴”当上了演员。当然,他们因为自己的缺点惹了一大堆麻烦,最后不得不承认错误,变回孩子从头改正缺点。然而,现实生活中,是不会有这种奇迹发生的。时间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坚强意志的锻炼,洗尽铅华的决心,每一步都需要自我规约。随心所欲固然潇洒,然而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是需要一定共情能力的。生而为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我们可以用一颗纯粹的心,去积极承担自我的责任。
 

著名作家樊发稼在著作中说道:“容许给孩子带来一定轻松和快乐的、无害的、类似一次性快餐的儿童文学读物的存在。但原创儿童文学的主流永远是对孩子具有启智、染情和建德功能的佳作甚或艺术精品。”《没头脑和不高兴》问世几十年,依然魅力如初,依然熠熠生辉,让我在平淡暑假里带着满满的趣味和期待阅读完,获得快乐和感悟。


永怀童心,心向纯粹,心怀爱与温暖,反观生活,改进教育方法,带着智慧和方法去引导孩子。我也会和同学们进行一次《没头脑和不高兴》读书交流活动,交流思考,希望每一位孩子读书都能有所获,有所得。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教育之反思和探索,我们的脚步从未停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