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1期 总第5754期 2019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1期  下一期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靖江市新桥城实验学校 恽君 发布日期:2019-06-17 11:23:33

随着教育事业的创新和改革,学校逐渐重视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小学教学阶段,德育和体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两个重要环节,体育教育保障学生们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德育教育帮助学生们心智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和协调发展的关系。所以,教师们通过体育教材内容的拓展、体育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多个方面来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实现两者相辅相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融入德育教学内容


在小学体育课上,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环节。由于在理论部分突显出一定的思想性特征,教师可以借此来实现德育教学内容的渗透,一方面让学生深刻地了解体育内涵,另一方面推动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对体育教材内容进行充分地挖掘,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借助相关的事例,帮助学生从本质上认知到德育教育的元素,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比如,在乒乓球体育课上,在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夺冠的信息,引导学生从各运动员伟大的成就中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同时,对双人乒乓球项目规则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团队精神。或者,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向学生展示运动员日常所接受的残酷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或借助残酷的比赛规则,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二、借助体育课堂常规
 

课堂常规教育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学生讲解体育课堂上所需要遵守的纪律,一方面保证学生在体育课堂训练中的安全,另一方面保障体育课堂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在此,教师还可以借助体育课堂常规教育来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格。


比如,在队列队形练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协调自身的动作并相互配合,展现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分享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主动让座、不随手扔垃圾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相应的规则,给学生做出榜样,利用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进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与落实。
 

三、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一些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无法满足这一需求,所以,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多个角度探索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打造高效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


1.心理教育法
 

在体育锻炼中,学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教师可以采用个人谈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结合学生所犯的错误,向学生讲解人生中的相关道理,培养学生自律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2.鼓励教育法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承受能力还不是很高,所以,教师通过鼓励的语言和相关的奖励对学生进行表扬,既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3.实践体验法
 

结合体育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体育教学拓展活动。比如,让学生在比赛活动中亲身感受团队精神,借助实际活动来磨炼学生的品格,当学生在体育比赛活动中失利时,教师加以心理辅导,提升体育课堂中德育教育渗透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明确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育人,从这个角度出发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同时,教师要了解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联,借助两者之间的切合点,充分利用体育教材内容和课堂常规,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促进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与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