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适时指点的重要性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宿迁市泗洪县健康路小学 许尔渔 发布日期:2019-05-06 11:03:54 |
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主动探索的过程,也是思考问题、练习巩固、掌握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其积极思考。对学生得出的结果,教师不要急着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建议,而要给学生相对独立思考的机会,表扬做对的学生,指导有错误的学生。
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预习,上课时就必须更加用心。如果上课时心不在焉或者根本就不想学,不仅自己学不到知识,还会影响其他学生听课。教师讲的内容没有听到,课后练习题又怎么会做呢?所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必须对他们进行提醒,使他们不至于掉队。
如果学生已经预习过要学习的内容,课堂教学时就会轻松许多。此时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如果答案出现了错误,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点,此时的指点是“对症下药”的良方。从学生的回答中,教师不仅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知道自己教得究竟怎么样。当然,教师也可以用“将错就错”这一招。如果学生不知道自己错了,还继续往下想,那就让他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直到“撞了南墙”,此时再出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果指点早了,学生不一定会专心去听,甚至会感到反感,同时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还有些学生会出现依赖思想,不主动思考,直接等教师来辅导,这种被动学习是要不得的。 学生思考问题时,一定要让学生感到是“背水一战”,并无援助之手伸来,只能主动积极地“胡思乱想”。如果规定太多、限制太死,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框起来,就不会有创新。教师应该还学生一个“海阔天空”,给学生一个目标,至于怎么完成,就要看学生能否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最大限度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待学生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应该张扬其个性,而不应去压制。辅导过程中也应讲究方法,如果学生的个性泯灭了,创造力也将随之被淹没。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