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江苏•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7期 总第5732期 2019年04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7期  下一期
加强口语训练 提高交际能力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盐城市大丰区南翔实验小学 王爱兰 发布日期:2019-04-22 16:28:23

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听说能力的训练,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发展不和谐的问题。在课堂上,学生不愿说,不会说,无话说。因而,重视学生口语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一、摆正师生关系,激发主体意识
 

我们要转变观念,摆正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应该更多地扮演参与、引导的角色。所谓“参与”,是指教师本身要融入实际情境,和学生一样参与有共同实践意义的角色对话。所谓“引导”,是说教师在放手让学生自主感知的同时,要及时对学生交流过程中零乱无序的信息进行梳理,通过分析,抓住实质。因此,教师要改变身份,蹲下身子,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融入到学生中去,被学生愉快地接纳、认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营造和谐的交际环境,激发说话兴趣
 

研究表明,大脑对信息的接受度与情绪的放松程度呈正相关。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主动交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不轻易否定,让所有学生畅所欲言,鼓励胆小的学生大胆发言。在教学中,教师要完善激励机制,对学生在口语表达中闪现的智慧火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如“你讲得真有礼貌”“你说话的表情真丰富”。学生处于被鼓励、表扬的氛围之中,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强。


三、创设生活情境,推进口语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培养一个人生活交往的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所以要重视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情境设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


例如有一次,班上有学生丢了一串钥匙,向我报告。这时,我抓住契机适时点拨,提醒学生寻求帮助应当先使用礼貌用语,然后提出“大概什么时间段丢的”“在什么地方丢的”“有什么明显特征”等问题,让学生学会按逻辑来组织语言,懂得怎样把话说清楚。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能够使学生得到一定的模仿训练,还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师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实现了互动,提高了学生的交际素养。


四、进行课外延伸,拓展交际空间


生活是真正的“训练场”,口语重在运用,“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可不行。要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提高,还需要大量的课外训练。教师要充分利用晨会、队会、读书会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和节日庆典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表现口才。另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在商城、菜场、公园等场合与陌生人交往,这些都是锻炼口语的好机会。只要不断实践,多交流,多表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语言流畅,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总之,口语交际训练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语文教师要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切实重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与能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