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浮生六记》读后感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郑州市惠济区香山小学 高雅莉 发布日期:2019-04-08 10:01:36 |
《浮生六记》是清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的自传体散文,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还有后两记《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疑是伪作)。四记穿插相联,所记所叙虽然都是日常琐事,平淡无奇,然情真意切,一点没有忸怩作态,更无学究之气,唯是灵秀冲淡,读来如一缕清风徐徐拂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沈复写“记”,但至今却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详细文字记载。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生于衣冠之家,父亲幕僚一生,先是生活小康,而后家道中落。虽是平民百姓,但沈复却是个多才多艺的知识分子,和妻子陈芸更是志趣高尚、情投意合。他们吟诗、作画、郊游、聚友、烹饪,兴趣盎然,意兴纷飞。不过,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苦生活的磨难,两人历尽坎坷,最终还是天人永隔。陈芸死后,沈复叹息“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自此情况不明。
从沈复和陈芸的故事中,我感悟到,两个人无论婚前抑或婚后,无论生活富裕抑或生活清贫,都需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了这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就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从而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快乐和幸福。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