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江苏•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2期 总第5697期 2019年01月1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2期  下一期
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策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 吴骘霞 发布日期:2019-01-11 08:35:37

“适合的教育”遵循以生为本,既要关照学生的个性,又要基于学生的共性。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尤其应“以生为本”,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找到适合的途径,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用自由之笔,让“心中的意”转化为“笔下的言”,抒发真挚情感,表达自由思想,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学科整合,尽情表意,写真事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说:“学生应该在适合的时间,在他们到达恰当的心理发展阶段时,学习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的确,我们需要改变习作只属于语文学科的理念。比如:科学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科学小实验等;体育课,教师指导学生写体育游戏、总结跳高技巧等。学科作文训练不仅促使学生语言、观察、思维等能力的发展,还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历程,让学生用文字自由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感。
 

二、关注课堂,引领感悟,抒真情
 

学生在写作时,写真言、抒真情,才能如巴金所说的“把心交给读者”,才能打动读者。


品味语言,拨动心弦。语文学什么?王尚文先生说:“就是学习遣词造句精确妥帖,岂有它哉!”这我们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情感资源,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让学生在情感的共鸣中,咬文嚼字,品词析句,陶冶情操。


自由挥洒,吐露真情。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努力创设可以袒露心灵世界的空间。在这方面,笔者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拓展自己的想象和思维空间。


三、拓展阅读,聚沙成塔,累真言


“日积月累,方能生悟。”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览各类书籍,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摘抄、讲演、交流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主题阅读,激发兴趣。学生阅读的兴趣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巧妙激发,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在经典的滋润中积累知识,这样一来,“心中的意”转化为“笔下的言”必将水到渠成。笔者认为,常常组织主题阅读,将事半功倍。比如,“世界读书日”主题班队活动、经典诵读比赛、“我是喜马拉雅FM主播”每日读、“汉字树”成长阅读……这些活动为学生播下了“我爱阅读”的种子,促使学生学习书中准确、简练、丰富的语言,积累、积淀,最后从容地“表意”。


营造氛围,养成习惯。阅读是一件浪漫的事,阅读的环境也可以富有童话色彩。有些小巧的木柜作为小书箱,可以在不同时间拼组成不同形状,让整个学期的阅读充满故事情节。学生作为阅读的主角,乐在其中。
 

不同组合形式与每月主题为学生搭建了有效的阅读平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学生开创了一片纯净的心灵栖息地。


四、善于发现,遇见美好,表真意
 

要想写好作文,就要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只有这样,才能遇见惊喜与美好,但大多数小学生的生活空间小,他们无法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生活。为了让学生能在作文中“有事可写”“有情可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拓展空间、营造氛围,有时甚至会利用突发事件、课堂小插曲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观察生活,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笔者因突发状况,临时要执教五、六年级复式作文讲评课。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采用师生结对的方式来完成互评和互改的任务,最后让六年级学生在日记中尽情表情达意。
 

精彩的时光总是令人回味,习作评改课之后又延伸出了新的习作题材,这份难得的经历,给六年级的学生带来了什么呢?且看学生日记片段:
 

我仔细读着徒弟的作文,发现一处问题,指给徒弟看。她沉思片刻,抬头望着我,我们四目相对,很快,她对我信任地点了点头。我呼出一口气,默想:“我还以为自己不会改呢!现在好了,果然还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见徒弟正按我的建议埋头修改,那样美好!如邻家女孩般聪慧乖巧的徒弟啊,岁月静好,时光流转,未来,你是否还会记得此刻。师傅我多么希望你能够成为大家心中的No.1。
 

从徒弟到师傅,从评改到习作,从“心中的意”到“笔下的言”,每一位学生都在燃烧表达的激情,惊喜与激动,自由与责任,这不是诗意与幸福,又是什么呢?


潘文彬老师说:“习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心智活动,是儿童语文素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诸方面能力的综合反映。”笔者认为:适合,便是美好!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