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教育随笔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3期 总第5646期 2018年09月07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3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本版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长的“签名”给谁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倪闱闱 发布日期:2018-09-07 12:44:53

开学初,我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家校联系本,让他们把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一一记录下来,晚上完成作业后请家长用五分钟的时间检查,检查完一项在后面的括号内打一个钩,检查完毕后,家长签名。目的有二:一是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有效地与老师沟通;二是督促孩子学习,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家校联系本的检查工作由两个班长——小宏和小薰负责。
 

早上刚进班级,就见小宏拿着一本家校联系本,很气愤地说:“倪老师,小汪的家校本,他妈妈已经签到两个星期后了。”我接过来一看,果然,确实是小汪妈妈的亲笔签名,把两个星期的量全签完了。当时我也有些气恼家长的这种做法,但还是决定先找小汪了解完情况再说。


我走到小汪身边,低声询问原因。小汪说:“妈妈要去韩国旅游两个星期,所以就都签了。”“那爸爸呢?”“爸爸在上海工作,平时都是妈妈签的。”怎么办?难道要在孩子面前批评家长的做法吗?小汪和小宏眼巴巴地看着我,都等着我来解决难题。左右为难之际,我灵机一动,问小汪:“你怎么看待妈妈的做法呢?”“我昨天跟她说不行,可妈妈说这不是没办法吗?”小汪很委屈地答道。我摸着下巴,摇摇头:“哎呀,妈妈都没有办法,你俩有什么好办法吗?”机灵的小宏说:“可以让小区的同伴签。”我点点头说:“嗯,可行。”我又故作高深地说:“也许小汪妈妈这样做有她的深意,你们俩猜猜看。”小宏大叫一声,兴奋地说:“老师,我知道了,小汪妈妈可能是想锻炼他自己检查作业的能力。”我一拍手,也高兴地说:“是的,小汪,你妈妈可能很相信你的自觉性,觉得你能自己管理好自己。”小汪的眉毛也舒展开来,眉飞色舞地问我:“老师,是这样的吗?”“有可能是。你能管理好自己吗?”我摸摸他的脑袋问。“能!”小汪挺起胸膛骄傲地回答。“那每天完成作业后,自己检查自己签字。”“保证完成任务。”小汪给我行了个军礼。
 

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出了问题,导致任务没有完成,作为教师,不能迁怒也不要责怪孩子,更不能轻易地在孩子面前说家长的不对。我们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站在家长的角度上理解爸爸妈妈,在孩子和家长之间充当沟通的桥梁。
 

事后,我及时和小汪的妈妈进行了电话沟通,把当天的事件详细描述了一番,并把孩子们想出的办法告诉了她,最后还和她一起探讨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家长应该如何配合教师成为孩子的正面榜样。小汪妈妈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检讨,并表示以后遇事要和老师、孩子多沟通。
 

这次简单的“签名”背后,其实折射出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不同态度。有的家长认为教师要求家长签字是把教育责任推给家长,所以敷衍了事,折射出家长内心不是十分愿意付出时间参与、陪伴孩子的成长;而有的家长认为给作业签字是难得的和老师一对一沟通的机会,所以认真对待,折射出家长愿意付出更多的精力去针对性地解决孩子的学习、成长问题。


不同的教育理念必然导致不同的行为,孩子的教育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父母参与作业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把它当成一个连接亲子关系的桥梁,每天用五分钟的时间去和孩子交流学习上的得失,这样的态度必然会引起孩子学习的“良性循环”。


给作业签名表面上是做给老师看,实质上是做给孩子看的,敏感的孩子从一个签名就能判断出家长对待他学习的态度,判断出家长是否配合老师的工作。当然,家长的配合并不是要家长替代老师的角色,而是每天坚持督促孩子把功课认真完成好。如果家长自己都不肯负起家长的责任,又怎么能怪孩子没有责任心呢?


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永远能得到不一样的答案。教育之路何其漫漫,家长和教师必须携手形成合力,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