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教育随笔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3期 总第5646期 2018年09月07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3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本版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妨送犯错的孩子一轮明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 徐宜秋 发布日期:2018-09-07 11:24:38

有位老禅师住在深山中。一日他很晚才踏着月光回家,发现一小偷正在屋内搜寻财物。老禅师初见之时起了微怒之意,想将小偷抓住,但他又想了想,然后脱下身上的长袍,静静地守候在门外。小偷出来后,老禅师对小偷说:“你大老远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啊!夜凉了,你就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将长袍披在了小偷身上,小偷有些惊慌失措,抓起长袍匆匆跑了。第二天,当老禅师打开门时,发现他的长袍整整齐齐地叠放在门口,老禅师高兴地说:“我终于送了一轮明月给他。”
 

老禅师和小偷都选择了明月,同时也都得到了明月。老禅师选择的明月,叫宽容;小偷选择的明月,叫悔悟。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每天面对不少孩子的过失,我们为什么不能像老禅师那样心怀宽容,用宽容送犯错的孩子一轮明月,激活他们潜藏在心灵深处的良知?


一次,班里接连发生了几起丢东西事件。一女生体育课下课回到教室,发现自己早上带来的150元伙食费不见了,她在班里急得团团转。我一边安慰她,一边找学生了解情况,很多学生都说是小A拿的,且都证明体育课时只有他回过教室。这个男生聪明活泼,但有时喜欢说谎,还趁同学不在时拿过他人的文具。听到这里,我非常恼怒,恨不得立刻把他父母叫来学校。但冷静下来想一想,无凭无据,万一他不认账怎么办?再说,即使真的是他拿的,也最好不要当着其他学生的面批评他,而应该为他今后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思前想后,我在班里讲了这件事,希望拿钱的同学把钱悄悄放回去,但一直等到放学都没有动静。我先替那个女生垫上了钱,然后把小A请到办公室,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没有效果。谈话中,通过对他的察言观色,我可以肯定拿钱的就是他,但他仍然狡辩,还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我考虑了一下,来了个“放虎归山”,借口有事走出办公室,然后在门口暗中观察他。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见办公室无人,迅速打开书包,拿出一张100元和一张50元的钞票,向窗户走去,然后径直把钱从窗口扔了出去。办公室在四楼,楼下是垃圾箱,我立即跑下楼,刚到一楼,就遇到邻班的一位学生拿着150元钱跑了过来。原来她正在倒垃圾,看到楼上飘下来的钱,捡到后想去交给老师。我快步走上楼,把钱放在小A面前,他像只泄了气的皮球,只得说了拿钱的经过,痛哭流涕地求我不要告诉其他同学和家长,否则他就没脸做人了,并且保证以后一定改过,决不再犯。


其实,任何一个犯错的学生都渴望教师给予改正的机会,而宽容的目的就在于此,通过宽容激发情感,促进反省。于是,我俩签订了君子协议,我说:“这件事你错在哪里,老师不再说了,你怕别人知道,说明你自尊心很强,我决定不把这件事公开,希望你也能遵守自己的诺言,好吗?”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使劲点了点头。
 

事后,我告诉全班同学是邻班的学生捡到了那150元钱,让大家不要胡思乱想,随意猜测。从那以后,班里再没发生过丢钱的事。更令我惊喜的是,小A也学会了宽容别人,他的家长也多次提到孩子比过去懂事多了。宽容使小A学会了选择,给了小A一个重新定位的机会,我想这件事小A和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在成长阶段犯错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犯错,但其内心世界仍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的并存,犯错之后,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帮助其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才能少犯错,甚至不犯错。塞缪尔·斯迈克德一语中地:“与其说是人们的错误使其堕落,不如说是人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导致他们堕落。”譬如对小A所犯错误的教育,大多数教师往往采取最严厉的批评,用通知家长、通报处分等手段给犯错的学生以当头棒喝,可这也许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因为“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为强烈”。通过对小A事件的处理,我深深地理解了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也恰如教育家周弘则的教诲:“当你用宽容、信任的眼神注视孩子的时候,你的关怀一定会传达到孩子的内心,那么教育的成功也就为时不远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