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理解万岁”,是的,人人都需要理解。教育更需要理解,理解会让教育滋润心田,化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力量。那么怎样理解学生,尤其是那些有点叛逆的学生?究竟怎样的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融入集体,快乐成长?
一、理解教育的理念:深理解、广融合
理解的最高境界是“通心”。理解教育不仅是教师要理解学生,而且要求师生共同投入感情,智德同育,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共同获益、提高。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理解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具体,强调教育过程中情感、智慧与品德的同步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之任;学生也只有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学到知识。理解教育其实是关心全体师生,让他们在现有教育条件下,尽可能筹划并实现生命的可能性,即实现“师生同益”。
近几年来,学校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逐年增多,他们的学习基础和行为习惯较差,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使我意识到,班级管理工作更需要理解教育,将心比心,以情换情,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才能把班集体建设好。
二、理解教育的基础:不抛弃、不放弃
有这样一位学生,平时对学习没兴趣,成绩很差,作业拖拉,有时甚至不做作业,上课时还经常调皮捣蛋,课后和同学打架,敲诈他人钱物。这个学生的种种劣迹已经足够让学校给他处分了。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学生如果被学校劝退,老师和其他同学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但我却认为,这个孩子一旦离开了学校的监管,那他今后很可能会越来越差,甚至走上歧途。所以我对他的家庭进行了多次走访,发现他的这些行为是有原因的。
这个孩子来自一个典型的外来务工家庭,收入较低,一家人租住在一间低矮的房子里。他的父亲有了婚外恋,家庭关系一度处于破裂的边缘,这导致孩子越来越放纵,甚至自暴自弃。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几乎每天找他谈心,告诉他在这样的家庭变故中更需要好好保护自己,努力学习。同时,我也告诫这个孩子,他身上的这些恶习如果一直不改,将来极有可能铸成大错,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我还找到他的父母,希望他们尽快解决家庭矛盾,对孩子负起责任。
就这样,我发现这个孩子慢慢地有了一些变化:大部分作业能完成了,上课安静听课的时间多了,有时还高兴地向我汇报作业完成情况,父母看到他的进步,心情好了,争吵也少了。一段时间下来,这个孩子虽然偶尔还会犯一些小错,但他各方面的行为已有了非常明显的转变。
事实证明,我们对学生的理解是值得的。在教育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尽管他们有时进步很慢,但他们付出的努力是看得到的。如果教师总是对他们说一些消极的话,那对他们的成长势必是不利的,甚至雪上加霜。因此,我选择鼓励、信任与期待!
三、理解教育的回报:师生共同成长
教师节那天,我收到了这个孩子的一张贺卡,上面写道:“我真的很敬佩您!您是最文明的老师,您从不粗暴地对待我;您也是最睿智的老师,所以您很少生气、发火……谢谢您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我很感动,学生是懂得感恩的,是值得我们去理解和包容的。学生是质朴的,只要老师给他们多一些关心、期待与信任,他们就会加倍回报!这个孩子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说起这一届学生,确实让我感触良多。面对越来越有个性和个体发展差异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多花时间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和成长背景,并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批评、指导、鼓励,因人而异,相信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苦心和辛劳。
我们理解并相信:那些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成长更需要理解教育,多给他们一点宽容和鼓励,他们会相应地回馈老师一份成长和感激。“通心”让我们和谐相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