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4期 总第5574期 2018年03月2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4期  下一期
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靖江市土桥初级中学 刘姣 发布日期:2018-03-20 15:50:42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讲解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新课改提倡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思考空间,新课程标准也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为一大教学目标。本文针对语文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详细探讨。


一、积极营造批判性思维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便要改变传统课堂中沉闷的课堂氛围,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留白,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在课堂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中营造批判性思维的课堂氛围时,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其一是为学生营造心理环境。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诸多无意的话语或者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使得学生形成了定向思维。许多学生认为教师说的一定是正确的,教材一定是权威的。教师在课堂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心理环境,首先便是要让学生敢于质疑,只有不断地质疑、不断地思考,才能对观点不断进行验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对疑问处进行批判。


其二是要在课堂中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据调查研究,学生只有在自己放松的状态下才会不断思考问题,根据自身个性表达自己的看法。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自身个性。例如教师在提问时,对回答问题的同学皆应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同学也可以表扬其“这位同学的想法真特别,真是勇于思考,善于想象”。通过表扬降低学生在课堂中对教师的畏惧感,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是在课堂中努力思考如何回答才是教师满意的答案。


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


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采取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理解文章情感以及写作意图,学会分析文章结构与主旨。在这一过程中,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每一位读者由于生活环境以及知识水平不同,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为学生总结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主旨,限制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定向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于课前自主预习课文,然后写下自己对文章的感想、疑惑以及看法。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再写一篇阅读反思,写写自己已解决和还未解决的疑惑,以及自己觉得正确的但与教师所讲不同的观点。


例如“我的母亲”一课教学中,有的学生会被作者母亲无私的母爱所感动,有的学生的感想则是要好好孝敬自己的母亲,还有的学生会从母亲、大嫂、二嫂三个人不同性格的对比中看出做人的道理。针对学生对课文的各种见解,教师需要给予鼓励,并且引导其进一步深入挖掘。


三、为学生设计习题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只凭阅读课堂中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为学生布置习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所选习题应是没有正确答案的辩论类题目,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并且列举生活实例论证自己的观点。


例如教师在教完“敬畏自然”一课后,便可以布置一道习题,让学生就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叙述看法。通过长期对学生进行类似培训,可以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学会批判性地看待身边的事物,凡事三思而后行。


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营造合适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以及在课后让学生进行习题训练这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但是如果教师方法运用不合理,没有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者特征,则有可能在课堂中取得负面教学效果。故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教学策略时应联系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完善,使其完美地融入到教学各环节之中,辅助教师的教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