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E教河南·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1期 总第5534期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1期  下一期
教育的艺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江苏省沭阳中学 唐靖焜 发布日期:2017-12-26 10:22:32

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展品被“熊孩子”无情蹂躏。面对破损的展品,馆方经过斟酌,选择不对顽皮的孩子进行规章上的惩戒,而是将该展品改名为《折》,永久展出,并附上遭破坏时的视频。由此,我想到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晏阳初这样解释教育——用花的念想培土。即以温和、委婉的却不失力度的方式感化以施教。教育的真谛并非严厉的刑罚,也非空洞刻板的说教。教育是一种艺术,潜移默化,润物于无声之中。教育并不只是知识、道义的传授,更多的是通过温和、含蓄的方式所形成的人格性灵上无声的浸濡、感化。


我不否认“狼爸”“虎妈”们的教育,但更推崇上海玻璃博物馆“折”式的教育。“无声胜有声”。只有让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地自己决定接受教育,主动改变,而非因外在的鞭策、体罚而改变,才是最高明的教育。而论及教育,人们大多会本能地认为这只适用孩子,其实不然。哪怕耄耋之年,只要有不足之处,都可受到教育的感化影响。只不过孩子思想单纯,心灵纯净,更容易受到教育,也是最需要受到教育规范的群体。孔子以仁教民,鲁迅先生以冷峻的思想提醒沉睡中的国民……这些精神上的改造,均可称为教育,而这些教育的对象亦皆为民,不分年长年少。


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出的“折”,恐怕不只是为了教育“熊孩子”,而是更多地给那些需要教育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以思考。可悲的是,当下有许多的教育者呕心沥血却不被领悟感知,孩子顶撞老师,顶撞父母者有之。其原因在于人们大多沉浸在自己的教育方式之中,而忽略了受教育者的抵触情绪。教育如用错了方式,即使用心良苦,也可能会导致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和唤醒。”教育所给予的绝不仅仅是学识,更多的是心灵的唤醒,这也更坚定了教育的途径应该是“感化而不是说教”,是用花的理念培土。教育不是浮于表面的蜻蜓点水、装模作样式的外在形式,而是化作春雨的甘霖,不着痕迹地沁入人心,虽缥缈无影却掷地有声。教育自有其魅力,然而令人警醒的是,与这样的教育理念殊途同归的素质教育,虽已被提倡多年,却收效甚微。而若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这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物欲来蔽”之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渗透在教育之中,表现为漠视教育过程中的艺术,和对物质化结果的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当淡化了教育温和含蓄的方式,就只剩下刻板空洞的说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四颗糖”委婉含蓄地制止了犯错学生的行为,在不伤及学生尊严的前提下,为他指正了人生的方向。而这温暖的言语,却比冷酷的刑罚更加掷地有声。如老子所言的“至刚至柔”之水,正因它柔和,它可以绕开心房层层坚硬的壁垒,叩开心扉,直抵内心。


在这个教育兴邦的时代,如何教育,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改变教育方式,让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地做出改变,这才是教育的艺术,真谛之所在。当细无声的春雨洒落心间,那沁出的不正是源自心田的芬芳吗?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