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笔者有幸参加了青岛全国机器人大赛,初识“创客”教育。作为一名刚刚接触“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笔者对“创客”教育还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身边甚至还有很多教育工作者不知道“创客”教育到底是什么。
作为“创客”教育的实践者,我们理应在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积极开展创客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开展机器人课程,组建机器人社团
由于我们做的是小学“创客”教育,学生目前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参差不齐。我们应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客”活动,让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想要动手实践,在玩中学,做中学,做中创。
例如,学校在开展机器人课程、组建机器人社团过程中,招募队员的时候就比较纠结:从高年级学生里选,学生年龄大,知识储备多,动手能力强,但不易形成完整“链条”;而低年级的学生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动手能力较差。因此,最终选定以三年级学生为起点。
在这些队员当中,多数是在班级里比较好动的、组织纪律性差的学生,刚开始的时候不太好管理,但他们对机器人有着好奇心。从这点出发慢慢引导,一学期下来,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动起手来,有几次到下课时都还意犹未尽。
在此基础上,学校计划组织一个新机器人社团,同步吉林省地区的机器人竞赛,例如“中鸣轨迹赛”、寻线机器人赛、机器人足球赛等。通过一系列活动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搭建过程中将物理、科技、电子、光学等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们了解这些知识,为将来学习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向全国大赛看齐,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高水平竞技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
二、开展少儿3D打印培训
利用现有的机房,我校少儿3D打印的培训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学校组织了一个3D打印社团,以3DOne软件为基础进行初级的3D打印课程。
通过3DOne社区论坛,小成员们可以同全国的小“创客”们一起交流学习,相互借鉴,有了一定基础知识之后再模仿作品,反复练习,找到最快的方法,为以后高级课程自主创作打好基础。这样在做中学,学中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3D打印课程中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互相启发,找到最快的方法,最后完成作品的构思,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动手能力。
未来是科技创新的时代,我们要通过开展“创客”教育,让学生在创新中体验成功与快乐,让“创客”教育落地、生根、发芽、结果,最后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