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E教江苏·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0期 总第5526期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0期  下一期
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 余立志 发布日期:2017-12-12 14:53:13

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科学教材中,很多内容直接或者间接地存在关联性。两门学科的深度融合是学生本体的需求,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仔细研究了两门学科的教材,结合教学实践,发现两者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活动等方面深度融合,并提出了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


一、在语文教学内容中融入科学教育


1.直接融合


【案例】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8课《狼和鹿》一文教学中,学生讨论: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食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这里的“功臣”怎么理解?而人们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这里的“祸首”又该怎样理解?这与科学课中“生态平衡”的内容基本相同。


像上述案例这样直接应用科学概念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语文教学内容中直接融入科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真正内涵。


2.间接融合


【案例】语文六年级下册练习5中有一场辩论会,在同一学段的科学教育中也有一场辩论会。我们在语文课中开展一场辩论会,把生物变异现象有什么利弊作为辩题,科学老师和语文老师作为辩论会的主持人,一节高度融合的课程就做好了。


高度融合的教育避免了教学的重复,带来了高效的课堂。我们还可以在演讲比赛、课本剧等形式中将语文教学和科学教育融合。


二、在语文教学方式上融入科学教育


1.改变课堂结构


传统的课堂是“一师一课堂”的模式,各学科独立教学。我们可以将同一节课分为两个时间段,语文老师和科学老师各使用一部分时间开展融合课程。


如教学《狼和鹿》一文时,时间分配是:先用15分钟了解描写狼和鹿的特点的词语含义;接着用15分钟让概念呈现出来;最后用10分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2.改变教学方法


我们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充分利用科学老师的专业技能,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如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00页: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先仔细观察一下它的形状、颜色,再尝一尝味道,将看到的和感觉到的说一说。这是典型的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单靠讲授法和读书指导法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运用实验法,有序开展体验式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信息。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融入科学教育


1.优化学习小组,为语文学习搭建成长平台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是小学科学课的有效延伸,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学习兴趣和表达力的有效载体。
例如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5:请学生选择一两种植物,仔细观察、认真研究,然后把你的发现、你的研究成果写下来。我们曾经开展过太空苗种植活动,太空椒从生长到结果的全过程都被兴趣小组的学生记录下来。当记录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习作不再是他们头疼的事。


2.提供科学装备,为语文学习提供必备保障


语文课中有很多实践活动,需要专业的科学仪器设备帮助完成任务。这些专业的仪器设备离不开科学老师的专业指导。


例如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19页:请你说一说“频率”“分贝”是什么意思?这就需要科学老师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噪音收集设备,通过收集的数据,学生才能真正了解频率和分贝的真正概念。


四、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1.学段错位


当科学概念先出现在科学课中,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简单得多。但是当科学概念先出现在语文课中,语文老师因缺乏专业知识,教学就会显得困难重重。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融合课程设计需要遵循“靠前”原则,即先出现的学科兼并融合后出现的学科。


2.目标难定


课程提前了,学习目标也需要分层设计。当学段错位的知识被前移后,我们的教学目标很难确定。因材施教、因课定标是每一个做课程融合的老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语文教学与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能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同时培养一批合作型、全能型的教师,他们在参与课程研发与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思想和知识结构,为自身专业成长提供了生动范例。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