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是学生最不喜欢的学习内容之一,但却是中小学必要的课程内容之一。无论是面对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抑或是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我们都必须背诵一部分内容。所以我们要掌握较好的背诵方法,巧妙地背诵对我们有用的内容。本文,笔者就自身的教学经验介绍几种有效的背诵方法。
一、压泥螺法——有选择地背诵
黄海边上有一种特鲜的海鲜——泥螺,其味鲜美。然而它生活在沙滩里,体内饱含泥沙。不懂得压泥螺的方法,会弄得满嘴泥沙,就没美味可言,弄不好还会得肠胃炎。
背书,其实也像压泥螺一样,书上的内容掺杂着许多“泥沙”,并不能一股脑地吞进去,那样也会得“肠胃炎”的。我们必须选择其“味道鲜美”的内容去咀嚼,去其“泥沙”,这样才能尽得其美味。
所谓选择,就是要选择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特别是选入课本的古诗词,背会这些内容,将会对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牛食草式——反复回味地背诵
有时候,要背诵的内容不能选择怎么办?比如一首短的古诗,本身就四句八句,怎么能选择?必须全部背诵。大家知道牛是怎么吃草的吗?老牛先把草全部吞进胃里,然后坐在那里反复咀嚼(反刍),通过反刍,牛把软的、硬的草全消化了。
背诵古诗词时,我们就要像牛吃草那样,先把古诗词囫囵吞枣地背下去,然后慢慢咀嚼,反复回味,必会学有所得。有一种回味方法叫尝试回忆。尝试回忆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跟同学或者家长协作,当你“卡”住的时候,请他们提个醒,这样比翻课本效果还要好一些。也可以动笔试着默写,写完后再对照课本,这样反复几次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蛙鸣式——头脑风暴式背诵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教室里跟大家一起高声朗读,有时也能记得一定的内容。那是因为,长时间的朗读对我们大脑形成了外部刺激,留下了一定的印象。就像李阳的头脑风暴法一样,大家一起高声朗读,我们也能记下一些内容。
当你尝试了多种方法都不能记住要背的内容的时候,你不妨到教室里跟着大家一起读。其实大家一起朗读时,除了内容刺激了你的视觉神经,还有同学的声音刺激了你的听觉神经,多渠道作用,肯定比较容易记住内容。所以我们不要忽视班级的集体朗读、集体背诵这些形式,不要误认为这些可有可无而随意敷衍。
影响背诵效果的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搞一次郊外旅游,同学们兴致勃勃,郊游的情景、故事久久萦绕心中,不能忘怀。为什么呢?仔细分析下,一是郊外空气新鲜;二是同学们感兴趣,心里高兴,乐于参与;三是没有什么负担,心情轻松;等等。因此在背诵的时候,可以多选择一些空气清新的地方,清新的空气可以供给大脑更多的养分,更有利于记住内容。这也就是早晨背诵更容易记住的原因之一。在背诵的时候还要放弃杂念,放松身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放弃一切所想,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没有其他杂声的环境,反复多读。如果背诵的内容实在较多,必须借助书写来帮助记忆,默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用脑,又动手,可加深对文章的记忆。
背诵在中小学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我们头脑中的许多知识其实都是靠背诵获得的。因此,我们要掌握有效的背诵方法,不断积累背诵技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使自己的记忆仓库越来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