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江苏·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9期 总第5518期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9期  下一期
社团让师生共成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盐城市大丰区幸福路小学 刘银山 张敏 发布日期:2017-11-28 16:28:32

2011年,盐城市大丰区全面启动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工程,实行教学、科研、培训城乡联动,实现了信息、资源、成果共享的目标,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方法,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主动发展,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有意义的主动接受,成为讨论的焦点。我校基于共同体的社团活动,为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了有益尝试。


一、教师在积极体验中转变


过去,学校谈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要以学生的自主体验与主动发展为根本,然而有一部分教师始终不能很好地在教学中进行正确的定位。此外,教师对学校办社团的理念并不明晰,部分教师把社团办成了兴趣班的转型。针对以上现象,学校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与研究活动,在全校统一开展社团半日活动,做到活动有计划、有内容、有总结、有反思,使教师在实践体验中,真正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改变自己,让每一位教师融入社团活动。


二、课堂模式改变


建立以主动发展为根本的新型课堂模式。通过社团活动,教师形成了激趣、放手,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根本的新型课堂模式。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一分子,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引领,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发现的新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在质疑、思考之中展开,又在彼此交流中不断深入。


研究性学习从课本延伸至课外。在学生自主、探究课本内容之后,教师引领学生冲破书本的局限,根据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拓展,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当多的研究活动仅靠课堂四十分钟是无法完成的,而社团活动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拓展提供了时间与空间。


三、形成学校特色教育品牌


我校在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以特色求发展,把大力开展社团活动作为着眼点和突破口,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完善和充实社团活动的内涵与形式,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又进一步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并辐射到共同体内的学校。


社团活动组织的建构,是实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我校在校级层面成立了“鹿鸣”少年宫,根据学校实际,少年宫又分别成立一级社团和二级社团组织。一级社团分为“鹿鸣书画院”“鹿鸣艺术团”“鹿鸣文学院”“鹿鸣少儿科学院”和“鹿鸣少儿体院”,下设近三十个特色活动项目,目标为学生艺体技能的提高;二级社团即班级社团,目标为学生艺体技能的普及。


社团活动课程的设置与开发,促进了学校功能的重新定位。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学校必须认认真真地抓好课堂教学工作,可学校特色发展的理念认为,学校除了要抓好教学之外,还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新型人才的任务。社团活动支持个性发展,为师生发展创造空间,具有天然的开放性。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合作交流中进步,极大地调动了师生成长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


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遵循科学与校本相结合、活动与学生相结合、兴趣与学习相结合、发展与主动相结合的原则,从切实提高学生素养的需要出发设置活动,实现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共同体各学校在实施社团活动中完善了办学理念,改善了学校管理,逐渐形成校园特色,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社团活动在学校深化课程改革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