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临近放假,每天放学时,学校门口多了不少家教小广告,广告内容大同小异:宣扬名特优师资、小班化教学、一对一面授、语数外全面辅导……当然收费也相当不菲。有教师实际考察了一番:所谓的名特优师资,主要是在校大学生(英语一般都很好),绝大多数没有教师资格证;小班化教学就是,乱糟糟一个大班,每个年级都有几个人,按年级来看,倒确实是“小班化”;一对一面授,就是孩子在做作业,有问题了“辅导老师”就过去指导一下……一个大屋子里,几十个孩子,两三个大学生,辅导内容以做假期作业为主,没有兴趣激发,没有能力拓展,没有组织调控,孩子们自由散漫、打打闹闹。
【案例思考】
笔者认为,产生上述案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1.家庭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越来越重视。家长希望孩子能在假期里“充充电”。而家长又忙于工作,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业辅导,因此就纷纷把孩子送入社会辅导机构,造成了暑期家教辅导市场的繁荣。2.学校原因。学校在假期一般都会对校舍、教育设施设备进行维修维护。所以假期,学校的很多公共资源无法正常向社会开放。3.社会原因。在广大农村,适合孩子游戏、锻炼、学习的文化娱乐场所除学校外少之又少。学校不能去,家长管不到,社区也没有适合孩子学习娱乐的场所。所以,假期孩子的教育管理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要想让农村的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笔者认为,重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要开展好假期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把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与学校公共资源开放有机结合起来
假期里,按照规定,学校的公共资源,如图书室、阅览室、网络教室、游泳池(馆)、篮球场、田径场等必须向社区开放。开放期间,这些场所、设施设备需要有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
但现实中,受人员和经费的限制,也出于安全的考虑,假期里真正把学校的公共资源向社会开放的学校很少。其实,假期里,学校可以把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与学校公共资源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社团活动和群众社区锻炼休闲合二为一,妥善安排好两者参与的时间。教师既是少年宫学生社团活动的辅导老师,又是公共资源开放场所的管理员。如此一来,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有了很好的延续,又把学校的公共资源向社会开放这项惠民举措落到了实处。
二、要把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与“志愿导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当前,我市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志愿导学”活动,其出发点是切实抵制有偿家教,努力为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志愿导学团队由县级骨干教师以上称号的“名特优”教师以及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组成。而学生在假期里进行一些学科类拓展学习和兴趣类特长培养,最缺少的正是优秀的辅导老师。所以,学校可以把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与“志愿导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乡村学校少年宫就有了大量优秀的辅导老师,而参加“志愿导学”的老师也有了辅导的场所,使自己的“志愿导学”工作顺利进行,当然受益最大的是我们的孩子。
三、要把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与学校特色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每所学校有不同的特色项目,学校教师对本校特色项目耳熟能详,了然于胸,也有丰富的开展特色活动的经验,学生是学校特色项目最重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所以,假期里,学校可以把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与学校特色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学校的特色项目可以作为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重点项目,学校能提供充足的经验丰富的优秀辅导老师,目标明确,内容充实,辅导高效,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一定能开展得有声有色;另一方面,学生在假期少年宫活动期间,进一步夯实了学校特色项目,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必然能更好地展现学校的特色建设成果。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当然,假期里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建设经费不足、运转经费困难、存在安全隐患、难以与学校校舍、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同步进行等。但是,只要我们着眼于孩子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一定能够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开展好假期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