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江苏·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6期 总第5494期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6期  下一期
回归“学语文”本位的教学化实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东台市实验小学 王泽海 发布日期:2017-10-17 10:34:25

课文内容并不等于课程学习内容。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在“教课文”,而没有很好地引领学生凭借课文“学语文”。回归“学语文”本位,我们要准确把握课文教学化的内容确定,要从重视感性体味、关注语感生成、增加语境相遇等,进行教学内容的教学化实践。


一、研究目标
1.小学语文“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索
既要研究彰显学科特点,落实核心目标的策略,又要研究突出年段特点,落实重点目标的策略,还要遵循生命节律,研究促进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的策略。
2.“教课文”与“学语文”关系的研究
(1)有机平衡。“教课文”是学语文的一种显性载体,“学语文”离不开“教课文”。(2)有效互动。用“教课文”的实践,拓展更大的语文空间,使得“教课文”更加富有“学语文”的真正含义;“学语文”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又使得语文教材的选文价值得到多元化的挖掘和利用。(3)有力互补。课文是显性的,语文是隐性的;课文是有限的,语文是无限的。所以,两者之间不是一对不相容的矛盾体,而是一个整体,应当和谐地加以整合。(4)有度拓展。选编一篇文章作为教材是教材编写者行为,仅仅是达成语文课程的目标行为的一小步,更重要的应该是语文教师的再创造。


二、方法选择
1.重视感性体味——珍视学生的感受
在教学“饱经风霜”这个词时,教师让学生闭眼想象,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饱经风霜”这个词来修饰的脸?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外貌、脸色、头发、嘴唇上裂开的血痕、脸上的精瘦等来描述了生活中几种饱经风霜的形象。
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的做法是感性的。注重感性的教学,视词语、句段、篇章都是有情调、有生命的存在,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言语作品,在情境中调动学生的感官和心灵,引导学生品味词语的色与香、轻与重、刚与柔,就会让“词深入到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去”。
2.关注语感生成——发展学生言语智能
王尚文教授认为,情感是语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居于其中的最高层次。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最基本、最重要、不可或缺的基础,因此,情境的生活化有助于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关注语感生成,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把“言语性”作为最核心、最本质的属性,把语言转向言语,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点燃他们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向学生提供一个语感活动更为活跃、更为开阔的空间,促进学生成为真正的阅读者、学习者、体验者。
3.增加语境相遇——巩固学生的言语习得
(1)阅读语境的实践
每单元的拓展阅读,教师要尝试改变过去纯粹以主题内容拓展为主的阅读形态,开展同词语不同情境、同体裁不同题材的泛阅读。笔者曾鼓励学生将每单元出现的新鲜语言和表达,编写出一则则生动的故事进行互阅互评,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去领会和把握这些“语言”的普遍意义和特殊用法。
(2)表达语境的实践
目前习作教学多见写作兴趣的激发、思路的发散、方法的指引,却少见学生在习作中尝试运用文中新鲜语言和表达的痕迹。笔者认为,不同年段不同单元的习作都应清晰反映学生近期语言发展的轨迹。为此,我们每单元的习作训练应紧贴本组课文出现的新鲜语言与表达,在其覆盖范围内创设表达情境,开展言语实践,让学生在生动、可感的情境中与这些“语言”亲密接触、幸福相拥。
回归“学语文”本位的课文教学化研究,将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必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养成。“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意义所在,教师教学的价值所在,更是中华语文的希望所在。解决好语文课程对本真的回归,呼唤语文教师的理性回归,解放学生语文课堂上的自我空间,激发学生对语文本身更浓郁的兴趣,这是一项极有意义的探索。


回归语文本真,让学生走在“学语文”的路上,是一种教学视界的开阔,更是一种语文教学的文化追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