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6期 总第5494期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6期  下一期
“闯”入教室的狗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靖江市西来镇中心小学 陶丽 发布日期:2017-10-17 10:29:08

说是“闯”,其实不大恰当,为什么呢?因为狗是小龙同学偷偷带进教室里的。

那天早上,我感觉教室里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奇怪氛围——孩子们上课特别认真,举手回答问题可积极了,这是孩子们升入高年级后难得一见的场面。起初我并未在意,直到中午看班时,教室里暗暗涌起一股骚动,我越来越觉得不对劲。
果然,“呜——呜——”从教室的最后排传来一阵轻微的声音,是小动物的叫声。我心存疑惑,忙起身去看。居然发现了一只小狗崽,就在小龙同学脚下的纸箱里。
当时的我,内心很生气:居然把狗带进教室里,还有没有规矩了!但很快我又平复下来,因为我感受到了全班的孩子都在悄悄地、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我的举动,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紧张和害怕。
“小龙,你怎么把狗带学校来了?”在事情未弄清楚之前,我尽量将语气放平和些。
知错的小龙同学立马把头低下来,小声地告诉我:“老师,这是我早上在上学路上捡的。”
我心里一惊,早上就把狗给带来了!可我早上上课时居然没发现!其他上课的老师也都没发现!
“同学们,你们早上就知道小龙同学把狗带到教室了?”我环顾四周,一片安静,孩子们用沉默回答了我。
真是一群“团结”的孩子呀!一起“团结”起来把狗崽藏好,而且安然地度过了上午的三节课!难怪他们上课会这么积极发言,敢情是在向老师开“糖衣炮弹”!
该怎么处理小狗崽呢?
我弯下腰观察了一下小狗崽:很小,挺瘦弱,估计才一个多月;眼睛小小的,用孩子的话叫“萌萌哒”;白色的小短腿时不时搭到纸箱子上,似在为“越狱”做准备;小鼻子一直东嗅西嗅……小狗崽自己玩得倒挺自在,还真把咱教室当成家了。
突然,一个想法在我脑中闪现。我直起腰,大步走向讲台:“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开个辩论会,就讨论该不该把狗带进教室。”我的问题一抛出,孩子们立马讨论开了,而且很快就开始站队。
正方队员先发言,认为应该把小狗崽带进教室,原因是小狗崽放在路边很危险,万一被车给撞了,就白白丢了一条生命。
反方队员则认为不应该把狗带进教室,因为这只小狗崽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万一有同学被咬了,就糟了。
正方队员立马抓住反方队员的漏洞,回击:这是一只小奶狗,犬齿尚未发育好,根本咬不了人!
……
孩子们辩论得很激烈,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思想是多么有趣。直到盈盈同学的一句话,让我猛然一怔,也适时地暂停了孩子们的辩论。
盈盈同学说:“老师不是一直在教育我们要善良吗?小龙同学将被丢弃的狗崽捡回来,不就是一种善良吗?”
是啊,善良!教育不就是在传播善,摒弃恶吗?
苏霍姆林斯基在《让善良在童年扎根》中说:“经验证明,善良之情应该在童年扎下根来。”他还有句名言:“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嗯,小龙同学将小狗崽捡回来的行为,就是一种善良。孩子们都感受到了这种善良。看着可爱的小狗,品着孩子们的善良,我最终点头同意了让狗暂时待在教室里。只是有前提,那便是不能让狗乱跑,上课不能受小狗的影响。
这下,孩子们可高兴了,一下课,都跑去看小狗。有些孩子甚至冒着被我责备的风险,将平时偷藏的零食全都拿出来喂小狗吃!
多可爱的一群孩子呀!他们是那样的单纯、善良,让我看到了世界的澄明,这叫我怎么忍心去拒绝他们!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