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6期 总第5494期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6期  下一期
让阅读指向运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盐城市大丰区西团镇大龙小学 董高峰 发布日期:2017-10-17 10:27:33

对于阅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目标所指,有人指向休闲,有人指向求知,有人指向理解,有人指向陶冶,有人指向实用。不同的目的,产生不一样的要求;不一样的要求,产生不一样的策略。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都无可非议。


书是知识之源,也是工具之器,是智慧之引,也是人格之镜。只要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足够高,通过阅读,我们的视界会渐次打开,延展。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有时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


于是,在某一刻,我们的表达会在不经意间给人以不一样的感觉。这首先有赖于我们的知觉记忆系统一刻不停地进行着知识的输入和智识的累积,无论是采用读还是抄的方式。这似乎是最为低级的搬运与储藏,但如果不经过这样的过程,不经过心脑的高级加工,又怎能将平铺于书本的僵死的文字焐热呢?在这里,指向“运用”表现在作为读者的主体,凭借智能把文字“救活”,让“字词知冷暖,语言有温度”。


通过对认知与记忆的运用,我们将书“吃”了进来;除此,我们还要尽自己所能对之进行“消化”。为了顺利转化,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言说和书写,体验和实践。不管是“不动笔墨不看书”的批注式阅读还是“不动笔墨也读书”的涵泳式阅读,都是在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进行消化。这两者都必不可少的是“运思”,所不同的是,前者固定的是思维的结果,后者隐匿的是思维的过程。这时,手捧一本书,就好像连接了作者与读者的认知之渠,理解之河,读者的认知图式在不断地扩充、打破、重建。于是,读者的成长不仅是血肉的,也是思想的。在这里,书的作用便是工具性的。书中的每个文字、每段话、每一种别样的表达,都在搅动我们记忆的内存,为了一个新的情境,找到属于我们的合适的表现。


不管是哪一类读物,都养育了我们的智慧,或博学、或圆融、或严谨、或深刻、或机敏;有人善于将深邃的哲思蕴于形象可感的文字,有人善于将鲜明的善恶寄于真实可信的历史,有人善于将奔腾的情愫展于直白的倾诉,有人善于将坚定的信仰糅于火热的喷发。


指向运用的整本书阅读,其策略包括思辨读写、质疑问难、运思转化、摘抄笔记、书写心得、情境言说……教师要练就一双慧眼,充分发挥课外整本书的作用,让学生用它们体验阅读的乐趣,提升阅读技能;用它们积累各类知识和表达图式,提升表达技能;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生活质量和品位;用它们开阔视野、丰厚学识,提升文化素养;用它们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提升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


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在读一本书时,如果不只是为了获取信息,而是追求更高的指向理解、指向丰富、指向运用的目标,这本书将会长久地刻在我们的心里。学习金字塔理论,也充分验证了我们的经验,学了就用,其效果是最好的。


指向“运用”,让阅读培育出带得走的能力。阅读,终究是经世致用的,让我们和学生同道,在乐学活用中,带走知识的能量,带走智慧的行囊,也带来教育和学习生命的无限风光……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